本报讯 (记者 刘志松)11月14日,我市召开第七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新闻发布会。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第七届高博会将于11月23日在我市拉开帷幕,活动按照“1+1+11”的模式开展,分别是1场开幕式、1场科技成果展,以及高校院所科研处长圆桌会议等11场系列平行活动。
与往届相比,今年的高博会呈现出四大特点。
主题更加聚焦
本届高博会以“聚力校企校地,共促成果转化”为主题,旨在通过校企校地合作,搭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的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聚焦战略之需。立足新乡14所高校、4家国家级科研院所的科教禀赋,锚定“8+17+N”产业链群布局,紧扣中原农谷2.0版建设机遇,以改革融合激活创新势能,推动种业与先进制造、现代服务跨界联动,打造国际化农科“芯”城。
聚焦机制之基。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的若干措施(试行)》政策,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运行机制,构建“高校即实验室、企业即创新场、城市即孵化器”的科创体系,选派“科技副总”、“校外导师”强化人才纽带,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聚焦发展之要。深入推进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平原实验室“两室”一体化建设,引导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建设,打造“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技术创新、成果孵化”的全链条创新平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资源更加集约
本届高博会密切与知名高校院所联系,搭建常态化对外合作交流平台。聚焦打造人才集聚高地,重点邀请高校院所科研处长、成果转化负责人,以及企业、技术转移机构、投融资机构代表参会,着力引进支撑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为新乡和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同时,精心设置科技成果展,聚焦我市在校企校地合作、中原农谷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效,突出各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立体化展示,全面呈现省内外高校院所、企业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
在展现形式上,注重专业性与科普性相结合,既向观众展现专业的技术前沿与产业前景,又通过互动体验、场景化、趣味化的设计方式,让公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沉浸式体验科技融入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在“玩转科技”的同时,更好理解技术背后的逻辑,激发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增强对科技创新的感知与认知,努力使高博会成为公众了解科技、参与创新的窗口,推动“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生根发芽。
合作更加务实
本届高博会以“地方所需、高校所盼、企业所急”为导向,精心策划“人工智能+”行动专题研讨会、3D打印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创新研讨会、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产学研对接会、第三届国际电力储能交流活动等系列活动。围绕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既深挖产业发展堵点,又紧盯技术攻关难点,以“问题导向”促“实效合作”,目前已征集我市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合作项目28个。
通过多方对话,汇聚创新要素,匹配技术需求,注入科技动能,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将科技创新“最大变量”转化为经济发展“最大增量”。
对接更加精准
进一步丰富成果转化活动形式,精准破解科学研究与产业脱节问题。本届高博会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出发点,将技术经理人队伍作为关键纽带,组织开展南京理工大学成果推介项目路演、技术经理人交流会、“产创融合”专家新乡行等活动,全力搭建专业人才协同对接平台。
活动全程紧扣“资源整合、需求匹配”核心,统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市场等要素,推动科教资源、创新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痛点精准匹配,切实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通道,促进“校院企地”产需深度合作,实现了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产业活力与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