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现场
本报讯 (记者张世彬 通讯员杨玖辰)11月10日,初冬的阳光洒在获嘉县徐营镇大林村,村子里机械声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南一街施工现场,数台挖掘机在工人的指挥下,将一根根污水管道铺设进刚拓宽的路基下方。这条曾经被违章建筑和沼气池挤占得狭窄不堪的道路,正逐渐变宽变美,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曾经的大林村,基础设施较差,村内污水横流,群众出行十分不便。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今年村“两委”以污水管网改造和路面加宽为突破口,计划对5条主要街道进行升级,这一举措将惠及400多户、1650余名村民。然而,项目启动之初,就遇到了23处违章建筑、43个沼气池的拆除难题,这无疑是摆在眼前的一块“硬骨头”。
为解开群众心结,村“两委”坚持“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他们连续3次召开“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让党员和村民代表敞开心扉提意见,累计收集诉求17条。同时,村干部实行分工包户,挨家挨户讲政策、算长远账。
村党支部书记田洪国表示:“为了顺利推进项目,我们多次召开议事会,商量、研究最合适、确保群众利益最大化的实施方案。通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的广泛宣传、动员,项目得到了群众的支持,现在正在有序推进。”
村民田保康家的一处围墙占据了道路,刚开始听说要拆除自家围墙时,他心里满是顾虑。但经过村干部多次登门走访,耐心沟通,田保康的态度从最初的抵触,逐渐转变为理解和支持。他看着家门口新修的道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时接到通知,说要把围墙拆掉,心里肯定是不舒服。后来经过村干部的协商调解,自己也想通了,为以后的环境美好,还是拆掉好。”
大林村的变化,只是徐营镇乡村振兴画卷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徐营镇高度重视村级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作,镇政府成立两个工作专班,分片入村开展精准指导,加快全镇项目实施进度。工程实施以来,新修道路26条,铺设污水管网6000余米。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让群众告别了“出行难”,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