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防晒“全副武装”存隐患 市民建议“轻装上车”保安全

2025-07-31 16:29:43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近日,烈日如熔金般倾泻。一场由酷暑催生的“防晒大作战”如火如荼。电动自行车——这些穿梭于城市毛细血管的日常交通工具,被车主以五花八门的方式加装“防晒神器”。另外,还有车主采取多种物理方式“全副武装”防晒。然而,当防晒诉求与交通安全碰撞时,这些防晒措施也隐藏着安全隐患。

□策划 姬国庆 记者 崔敬

“防晒神器”五花八门

  漫步在大街上,遮阳被、遮阳手套......各种电动车“防晒神器”比比皆是,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防晒神器”不仅能在夏季防晒、遮挡雨水,冬季还能抵挡寒风,深受车主青睐。

  7月28日,记者在胜利街与健康路交叉口看到,众多身穿防晒衣、防晒冰袖,头戴遮阳帽的市民骑着电动自行车驶过。一些市民为了将防晒“进行到底”,还在电动自行车车把上安装了防晒手套和连体遮阳被(如图)。

  “这不仅会降低骑车人对车辆的刹车和转向操控灵敏度,还会影响到车主的平衡与敏捷。”市民魏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记者看到,电动自行车上安装的连体遮阳被宽度通常超出车把手宽度,容易与周边车辆或路旁物体发生夹挂事故,削弱了车主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

加装易“二次伤害”

  有些电动自行车车主为遮阳和挡雨,还在车辆的上方安装了简易“车棚”。还有一些车主把遮阳伞固定在车身上,或者边骑行边手持遮阳伞,同样存在着安全隐患。

  事实上,这些加装的简易“车棚”或遮阳伞对于车主来说,花钱不多,确实起到了遮阳和挡雨的作用,但实际上这些看似细小的加装,致使电动自行车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打破了车体原有的平衡。

  如果遇到刮风或下雨天气,简易“车棚”或遮阳伞受风或雨的外力影响,就会增加车的阻力,降低车体的稳定性,影响车主判断,容易因失去重心造成车发生摆动。稍有不慎,或出现意外情况,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另外,如果电动自行车上加装了简易“车棚”或遮阳伞,发生安全事故后,这些东西就会成为“利器”,当事人一旦触及到“利器”,有可能形成“二次伤害”,由此带来的伤害将会加剧。防晒“全副武装”下的安全阴影

  记者观察到,车主为了防晒,除了在电动自行车上加装各种各样的“防晒神器”,很多女士在穿着上也采取了各种措施,可以说是“全副武装”,这就增加了出行时的安全风险。

  有的女士头上戴着头盔,头盔内还加戴了遮阳帽,头部在层层防护之下,既影响眼睛观察交通,还影响到了头部转动的灵活性。

  很多女士为防止晒到娇嫩的面部,就在脸上戴着只露出眼睛的“面罩”,有的较长“面罩”不但遮住了脸,还遮住了脖子。为了防止晒到眼睛,她们除了戴“面罩”,还加戴了眼镜。这样头部被“面罩+眼镜”全覆盖,会造成观察受限,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防止晒到身体,有的女士会穿着遮挡上身的防晒衣,这样的穿着既防晒,又比较得体,并不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有的女士则穿着可以遮挡整个身体的长款防晒衣,因为骑车时“带风”,特别是遇到大风天气时,长款防晒衣随风飘动,极易与其他车辆或旁边物体挂扯,或被卷进车轮,轻则伤及衣物,重则还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更加危险的是,有些女士除了“全副武装”防晒之外,骑电动自行车时耳朵上还戴着蓝牙耳机,这样就“放大”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骑行时可以说是“步步惊心”。

  车主采取“全副武装”的方式防晒,虽然起到了相应的防晒作用,但是增加了安全隐患,既影响自身安全,还影响了公共交通安全。

市民建议“轻装上车”保安全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有些市民具有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虽然有些女士也非常爱美,也很注意防晒,但是她们更注重把交通安全放在第一位,既拒绝加装“防晒神器”,穿着防晒衣物时也尽量避免增加安全隐患。

  对于个别车主加装“防晒神器”的问题,很多受访者表示,此举不但影响公共交通安全,而且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采取这样的防晒方式非常不可取。

  关于骑车时的穿着防晒问题,受访者认为,当防晒与安全需要进行取舍时,大家应当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要正常穿着衣物,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皮肤造成大的“晒害”。

  有市民建议,希望车主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尽快主动拆除已经加装的“防晒神器”,恢复电动自行车“出厂设置”,增加车辆的安全稳定性。

  如果爱美的女士原来采取的是“全副武装”防晒方式,今后也应当及时对防晒衣物“卸装”,还自己以“本来面目”,切实做到“轻装上车”保安全。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缓解日晒之苦

  红旗区政协常委张景尧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学校接送点、公交枢纽周边等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区域,建设便民停车遮阳棚,解决静态停放时的暴晒问题。

  同时,他建议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广大市民选择安全的物理防晒法,引导车主使用安全系数更高的防晒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缓解日晒之苦。

  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是管长远、利民生的好事,也是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维护良好交通秩序的大事。从全面启动电动自行车安装标识牌,到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整治,目前,我市正在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提升群众文明安全出行意识,全力维护全市道路交通秩序稳定向好。

治理“顽疾”需疏堵结合

  作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整治的重要参与部门之一,近年来,我市交警部门也在采取相关行动,整治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环节上的乱象。但违规为电动自行车加装“防晒装备”的现象仍然存在。

  记者了解到,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就规定了销售单位不得加装车篷、座椅、储物箱等影响安全行驶的装置,并需在销售过程中向消费者告知改装电动自行车的法律风险与安全隐患。

  目前,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发布了相关提醒告知书,为广大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打“预防针”的同时,也倡议广大消费者发现销售门店存在改装在售车辆、销售不符合标准车辆等行为时,可以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反映或举报,从而在源头上遏制非法改装的供给链条。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