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向绿赢未来——绩效分级激活我市生态治理新动能

2025-11-18 09:52:50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图为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专家帮企业“创A晋B”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文奇 文/图

  初冬辉县,万方建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洁净明亮,智能化设备在无尘环境中精准运转。“以前进车间得戴两层口罩,现在车间比家里还干净,这都是‘创B’带来的可喜变化。”工人李师傅戴着干净手套码放煤矸石烧结砖,满脸欣慰。这些密度高、强度足的烧结砖,如今单价0.41元仍供不应求。

  变化的背后,是该企业凭借“河南省环保绩效分级B级企业”资质实现的华丽转身。近年来,我市精准实施绩效分级政策,通过政策激励与技术帮扶,为企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拥有A级企业51家、B级企业231家、绩效引领性企业35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一块砖的“升级路”

  谁能想到,这家以煤矸石烧结砖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去年还在为“停不停产”犯愁。“重污染天气一来,政府通知一到,车间就得停,100多名工人歇在家里,订单堆在仓库里,客户催单时我只能赔笑脸。”万方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象东回忆,去年11月遇上重污染天气,公司停产12天,直接损失160万元,还丢了一个年供货500万块砖的大客户。

  转机始于今年年初。市生态环境局辉县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闫志付带着帮扶小组上门时,周象东正对着生产报表叹气。“我们当时一看,他们的治污设施有,但没发挥最大作用,除尘管道堵了一半,台账记的也是‘大概数’,不符合绩效分级要求。”闫志付说,帮扶小组当即制订“一企一策”方案,白天跟着工人盯生产、看设备运行情况,晚上对照B级标准逐条梳理问题,连台账的记录格式都重新设计规范。

  “最暖心的是,他们还帮我们对接环保技术公司,升级了脱硫脱硝设备。原本要花200多万元,最后通过政策补贴,我们只掏了80万元。”周象东说,3个月整改期里,闫志付率团队多次上门帮扶,审批流程更是“特事特办”,原本要10天的手续,3天就落地。

  拿到B级资质后,变化立竿见影。“现在重污染天气不用停产,就是降点负荷,产能比去年提升了20%,上半年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多了120万元。”周象东指着车间外的货车,“你看,那是河北来的客户,专门奔着咱B级资质来的,说跟环保达标的企业合作,他们也放心。”如今,公司生产实现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已开始筹备冲击A级企业,车间里新上的智能监控系统正在调试,“明年争取让每一块砖都带着‘A级标准’的印记。”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针对重点行业企业,组建了由系统干部、科研专家组成的帮扶小组,通过“一企一策”制订整改方案、对接补贴政策、简化审批流程,帮企业打通“创A晋B”的堵点。

一本台账的“改进记”

  在获嘉县河南大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环保会诊”正在进行。市生态环境局专家库专家王林浩的手指在《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分级标准》上滑动,面前摊着公司的环保台账和监测报告。“王总,VOCs治理设施的运行记录,你们只记了开机时间,没写耗材更换情况,这不符合A级要求,得补上。”

  公司总经理王铮赶紧拿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飞快记录。“之前我们自己摸索着改,花了十几万元升级设备,结果台账没弄对,第一次申报就没通过。”王铮语气里带着懊恼,“那时真是愁,想冲A级,但不知道问题在哪儿,连专家都见不到。”

  今年8月,市生态环境局的“上门帮扶”让他看到了希望。王铮回忆,第一次帮扶时,专家们走遍了生产车间、危废储存间、污水处理站,最后列出3个核心问题:VOCs 治理设施效率不足、危废储存间标识不规范、台账记录不完整。

  “专家不光指出问题,还‘手把手’给出解决方案。”王铮说,针对危废储存间的标识,专家现场画了示意图,连标签的字体大小都作出了要求。“上周我们把整改后的材料报上去,专家又来复核,说这次基本没问题了,预计下个月就能提交A级申请。”

  会议室的角落,放着两本厚厚的台账:一本是之前的,字迹潦草、数据零散;另一本是整改后的,表格清晰,每一项数据都有对应的监测报告和照片佐证。“现在我们每天安排专人记台账,连设备的温度、压力都实时记录,这不仅是为了过审,更是帮我们规范了管理。”王铮说,整改后公司的能耗同比下降了8%,产品合格率提升了2%,“没想到抓环保还能降成本、提质量,这A级真是越冲越有劲儿。”

  王铮所言,道出了全市重点行业生态治理的深层变革:以绩效分级为关键机制,推动“环保达标”与“企业发展”从对立转向协同共进,构建起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书写生态治理新答卷

  “我们不光要帮企业‘创A晋B’,更要让企业明白,环保不是负担,而是发展的机遇。”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班推出“政策解读+技术帮扶+流程简化”组合拳,编写《新乡市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制作图文并茂的“明白卡”,组织专家入企帮扶119次,解决治污设施升级、台账规范等技术难题248个。同时,简化绩效分级审批流程,让企业少跑腿、快办事。

  数据见证成效。自年初至现在,我市新增32家企业进入全省绩效分级名单。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中,这些企业享受“以限代停”“降负荷”等差异化管控政策,既保障了正常生产,更带动了全市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水平的提升。今年1至9月,我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8.8%,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6%,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4天。

  “以前是政府催着治污,现在是企业主动创优,这就是绩效分级的魔力。”闫志付感慨地说。走在辉县市工业园区,越来越多的企业门口挂起了A、B级牌匾,车间里的除尘设备转得更欢了,厂区的绿化渐成风景。

  产业构筑城市繁荣,生态奠定发展根基。而今,全市的企业正以绩效分级为指引,从“被动治污”转向“主动创优”,相关企业数量持续攀升,一幅生态与产业共融共兴的崭新图景渐次展开。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