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玉米如何实现“少施肥多增产”
心连心集团举办“十四五”面源污染课题玉米测产会
新乡网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京元)云开见日,玉米飘香。10月15日,一场围绕“氮高效、氮长效”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玉米测产会与小麦播种技术培训会,在心连心集团新乡县农业示范园区举行。本次活动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项目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田间实测与科学测产,量化课题研发实效。同时,聚焦农时需求,提供精准技术指导,实现“科研验证”与“生产服务”的双向赋能。
测产会吸引了多位农业领域权威专家的参与。项目首席专家、河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介晓磊教授,河南省土壤肥料站研究员孙笑梅,以及来自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测产组,深入田间共同见证新技术的落地成效。
作为本次专项课题落地单位,心连心集团副总经理任荣魁表示,本次测产是对核心产品——超控士、水触膜3.0等氮高效氮长效肥料在田间实际应用效果的关键检验,其科学、严谨的数据不仅是课题验收的核心依据,更将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减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心连心方案”。
测产现场,测产组组长孙笑梅宣读了严格的测产标准,明确采用“单打单收”与“取样测产”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真实可信。专家分组走进4块核心试验田,对玉米的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关键指标进行实地测量与记录。
其中,由课题负责人、总农艺师岳艳军牵头的子课题之四示范田,作为检验核心产品效果的标杆,采用了严格的“单打单收”方式,测产结果尤为亮眼:在施肥量减少约15%的前提下,水触膜3.0处理亩产达到644.63公斤,较农民常规施肥(595.36公斤/亩)增产49.27公斤,增幅达8.2%;超控士处理亩产高达657.88公斤,比常规施肥增产62.52公斤,增幅达10.5%。这一组数据有力验证了课题组的创新产品在实现减肥、增产、减污方面的显著效果。
此外,测产组还对采用技术集成模式种植的玉米地块进行“单打单收”,对使用新型肥料及秸秆腐熟菌剂的试验田进行取样测产,从产品到技术模式,多维度、全方位验证了课题各项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介晓磊对课题推进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本项目始终以技术与产品落地见效为核心目标,而心连心集团成功推出的超控士、水触膜3.0等创新产品,正是“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典范。期待通过本次测产,为北方集约化农区的绿色发展注入更强大的科技动能。
当日,主办方紧扣“秋收秋种”农时需求,特邀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郭天财教授,为农民开展了当前气候与土壤条件下的小麦播种与栽培管理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