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榜样力量 劳模风采展示】一线匠星映初心——记河南省五一劳动奖先进个人、新乡龙鑫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工段长孙亚林

2025-10-17 14:25:33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超

  在新乡龙鑫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乡龙鑫)的铜模具车间,机床轰鸣声中,总有个身影在设备间穿梭——时而俯身校准模具精度,时而和工友围坐推演工艺,掌心的薄茧是他扎根一线的印记,满墙的专利证书是他创新攻坚的勋章。他就是新乡龙鑫铜模具工段工段长、党支部书记孙亚林,一位用技术破局、以传承聚力的基层工匠,在方寸模具间,镌刻下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

技术革新啃硬骨

  “进口模具成本高、交货慢,咱们得造出自己的!”刚入职时,孙亚林看着车间里依赖进口的内螺纹铜管模具,暗下决心。彼时,铜模具制造有14道核心工序,15天的发货周期,不仅降低产能,更让国内空调行业受制于外。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他把家“搬”到了车间。白天,他守在机床旁记录参数,反复测试不同工艺的精度;夜晚,他对着图纸拆解工序,在草稿纸上画满优化方案。历经数百次试错,他带领团队突破传统工艺框架:将14道工序精简至5道,把15天发货周期压缩到3天,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更关键的是,他们成功研发出内螺纹铜管模具的国产替代方案,让制造成本直降20%,彻底打破进口依赖。

  如今,搭载“新乡造”模具的内螺纹铜管,助力国内空调企业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而孙亚林团队交出的成绩单远不止于此:22项集团技术创新成果、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技术专利,每一项都浸透着他和团队成员的汗水。

团队攻坚拓市场

  “一个人强不算强,全段过硬才是真本事。”在磨工岗位时,孙亚林就深知技能传承的重要性。他累计带徒12人,从打磨力度到精度检测,把多年经验倾囊相授,如今徒弟们已成长为工段的技术骨干。

  新乡龙鑫筹建初期,整合上海日光、太仓仓环工厂模具资源的任务落在孙亚林肩上。为确保高价值设备无损迁移,他多次奔赴两地踏勘,和技术人员逐台论证迁移方案。设备拆解、运输、安装的关键期,他连续一周吃住在工厂,全程紧盯每一个环节,最终实现设备“零故障”投产。

  他牵头建立“传、帮、带”常态化机制,通过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提升全员水平。在这一机制推动下,产品合格率从76%跃升至97%以上,产能连续3年增长,产品销路从南亚逐步拓展到北美、西亚等地区,让“新乡智造”走向国际。他带领的工段,更连续4年获评总集团先进集体。

初心如炬聚合力

  “我是党员,就得干在前、冲在前。”孙亚林始终以入党誓词为标尺。生产一线,他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设备故障时,他带头抢修;劳模创新工作室里,他牵头攻克“模具表面光洁度提升”等10余项技术难题。

  去年,老支书工作调动,孙亚林接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15名党员积极推动“党员示范岗”建设,车间里“比、学、赶、超”蔚然成风:年轻员工主动拜师学技,老工人热心分享经验,曾经的生产难点,成了大家共同突破的目标。“跟着孙书记干,心里有底、手上有劲。”工友们的评价,是对他最好的认可。

  从普通技工到工段长、党支部书记,孙亚林始终扎根一线,用技术创新打破瓶颈,以传承培育人才,凭党员担当凝聚合力,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在新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正是无数个像孙亚林这样的工匠,用坚守与创新,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