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问题复杂吗?复杂!
5000多口人的洪门镇留庄营村,问题更复杂。但是,我不仅带领留庄营村实现稳步发展,还在“帮带”着其他6个城中村。如果说取得一点成绩的话,这得益于在军营和基层的锻炼。
6年的部队经历,从战士到班长,艰苦的训练铸造了我坚毅的性格,使我能够面对人生中的困难。退伍之后,我先后在企业和村“两委”任职,特别是在村党支部书记(现为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工作的28年,对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有着自己的切心体会。
前些年,为了城市发展需要,我们要拆除留庄营村小学,建设新的小学。一些村民出于各种考虑,反对这样做。我意识到,这是村小学脱胎换骨、让孩子们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于是,我一边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讲解拆旧建新的好处,一边到相关部门争取更多支持。如今,村民子弟都在新建的优质小学上学,享受到更高的教学质量,当初不理解的村民现在都服气得很,还给我送来了锦旗。
近年来,红旗区实施“导师帮带制”,镇党委让我担任“导师”,帮助附近6个城中村的党支部开展工作,我任劳任怨,努力把工作做好。留庄营村与段村一路之隔,我对段村的帮助更多一些,先后帮他们解决了两个较大难题。
段村有一个家具卖场,一位南方商人一直在承包,每年租金35万元,今年租约到期。有人找到段村“两委”,提出以每年200万元的租金承包家具卖场。在租金大幅上涨的诱惑下,段村“两委”要收回家具卖场进行转租也无可厚非,但双方一直没有谈拢。
我经多方了解,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对段村党支部书记开诚布公:“虽然有人出200万元来承包,可谁能保证租金年年能收上来?家具卖场运营有其规律性,在目前环境下谁能保证经营就能挣钱?现在的老板毕竟经营多年,有自己稳定的人脉和方法,由他继续经营利大于弊。”
我又找到家具卖场的老板,与他一起分析了利弊。来来回回跑了四五次,最终做通了双方的工作,年租金上涨到150万元,并有其他条款相约束。
段村位于城市核心区,但段村4个角落都是空地,因为一些问题没有协调好,相关规划一直无法推进下去。自从担任“导师”后,我多次与段村主要干部沟通,谈问题的症结,谈规划的前景。在洪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经过我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情况很快有了可喜转变,这一多方共赢的规划得以顺利推进。如今,段村4个角落已经动工了3个,3座新大楼很快会拔地而起。段村“退一步、进三步”的做法,让拖了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这充分说明,做好基层工作,有时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在目标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变通,或者换一种途径,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在军营摸爬滚打六载,圆了我的军旅梦想;扎根基层30多年,始终牢记为民初心。这些年来,我收获了不少荣誉,像“市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市十佳兵支书”等。我深深懂得,这些荣誉不只是对我扎根基层、不懈打拼的肯定,更是我接续前行、把工作干得更加扎实的动力。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