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好天气忙归仓——延津县黄河故道花生主产区秋收见闻

2025-10-15 10:10:18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京元 通讯员 秦雨

  10月的中原,连日阴雨。10月13日、14日连续两天,在延津县广阔的黄河故道沙质土壤上,连片的花生田迎来了难得的晴好天气。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与农户忙碌的身影,一年一度的花生秋收工作进入了最关键时期。

  延津县位于黄河故道,沙质土壤非常适合花生种植,是我省重要的花生生产基地之一。今年花生生长后期雨水偏多,为抢抓晴好天气窗口,切实保障花生品质和农户收益,当地政府与农户正采取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措施,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丰收保卫战”。

  第一招:巧晾晒,应对“湿情”有妙方。在该县塔铺街道塔二村的一片花生地里,农户裴义喜正和家人将刚刨出来的花生一株株像搭小帐篷似的,根部朝上、果荚朝外,整齐地码放在田垄上。

  “今年秋收前期雨水多,地里墒情大,你看这土还有点儿粘脚。”裴义喜抓起一把土向记者解释,“要是像往年那样平铺着晒,贴着地面的果荚很容易霉变发芽。”他拍了拍手上的一株花生说:“用这个‘根部朝天’的法子,通风好,太阳也能直接晒到果荚,干得快,能有效防止霉变。”

  这种看似简单却极为实用的土办法,正在延津许多墒情较大的地块推广,成为农户应对不利条件、守护劳动成果的好方法。

  第二招:机械“快进”,大地块上演“效率革命”。和小地块收获方式不同,在塔铺街道老任庄村成方连片的规模化种植区,则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多台大型花生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收割机过后,一垄垄花生被连根挖出,泥土被迅速抖落,农户将刨出的花生拉到固定的场地,大型花生摘果机迅速完成脱粒,花生秧或作牲畜饲料,或被粉碎还田,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

  农机手武师傅从驾驶室里探出头说:“这天气金贵得很,我们人歇机不歇,一天能收五六十亩。收下来的湿花生果直接运到村里指定的晾晒场或者合作社的烘干中心,统一进行晾晒和烘干,效率高、损失小。”

  据介绍,塔铺街道沙口村380余亩花生将于次日全部收获完毕,老任庄村的1980余亩花生预计在10月17日前顺利“拿下”。

  第三招:党员帮扶,秋收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秋收繁忙,正是需要劳动力的关键时候。为此,延津县各乡(镇)街道(村)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纷纷成立“秋收帮扶小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劳动力不足的农户排忧解难。

  在塔铺街道塔二村,一支由村支书带领的5人帮扶小组,正在帮助年迈的裴大爷收获花生。大家分工协作,拉秧、脱果、晾晒,干得有条不紊。裴大爷十分感慨:“孩子们都在外打工,要不是他们帮忙,这几亩花生真不知道要收到啥时候!”

  天气晴好是命令,颗粒归仓是责任。无论是土方法还是机械化,抑或“互助情”,延津黄河故道的花生主产区正用实干与担当,全力打赢秋收保卫战。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