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崔敬)8月3日,走进封丘县黄德镇文岩村,一座集种质保护、创新研发、产业升级于一体的金银花种质资源圃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国家级金银花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基地,这里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墨,不仅孕育出一朵朵富民强村的“致富花”,更铸就了“中国金银花之乡”的种业芯片。
在金银花种质资源圃里,70余份来自全国的优质金银花种质资源在此“安家”,标准化活体基因库记录着每一份种质的“生命密码”。该项目聚焦金银花新品种选育,由河南师范大学李建军教授团队牵头,依托省级财政项目及我市重大专项支持,融合遗传改良、分子育种及传统杂交技术,已培育出十余个新品种,掀起了品种迭代的“绿色革命”。
其中,豫金1号较传统主栽品种增产近20%,指标成分完美契合2025年版中国药典,成为规模化种植的“明星品种”;特蕾1号、民生系列则以抗逆性强、品质优异著称,平均增产超15%,让种植户亩均纯收益增加2000元以上。
“现在换了豫金3号,不仅产量高,收购价还高,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文岩村种植户樊艳霞的赞叹,道出了新品种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
在资源圃的田间地头,看不见的“科技网”正悄然守护着金银花的生长。物联网传感器实时捕捉土壤墒情、气象数据,大数据平台为每块田定制“生长处方”,指导种植户精准灌溉、科学防控——这是资源圃打造的“智慧农业”图景。
另外,湿地净化、循环灌溉等生态措施保障了生物多样性及水土资源;智能灌溉、远程监测等技术实现“新GAP六统一”及全流程溯源,配合“五良”模式,推动资源圃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从种质创新到全产业链融合,资源圃正推动封丘金银花完成华丽转身。这里构建的“科研+基地+农户+加工企业”链条,让小农户融入大产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兴起,推动产业从“卖原料”向“卖品牌、卖技术”跨越。
如今,封丘金银花区域品牌价值逐年攀升,豫金系列品种不仅畅销国内,更向着“走向世界”的目标迈进。而金银花固土保水、绿化环境的生态价值,更让乡村既有“产业颜值”,又有“生态气质”,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