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红旗区的科学教育早已突破课本边界——课堂上,孩子们在趣味实验中探索万物奥秘;实验室里,人工智能、3D打印等前沿科技让学生触手可及;科技节上,天马行空的创意作品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不凡思维。
近年来,红旗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红旗区教育“十四五”规划》为蓝图,将科学教育作为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通过集团化办学、教育共同体和联片教研等平台,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科学教育生态,形成特色化品牌项目矩阵。
红旗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集团校、联合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区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流动起来,实现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红旗区鼓励教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融入实验教学,打破传统课堂边界,依托“三个课堂”教育云平台,构建科学教育资源库,涵盖探究型课程、虚拟实验等多元化内容,惠及3万余名师生。
同时,该区遴选了一批科学实验校,培育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科学教师队伍,打造独具“红旗特色”的科学教育模式。在省科技馆、河南师范大学科普基地、新乡学院3D打印学院等场馆的实地研学中,教师主动将前沿科技带进课堂,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在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红旗区与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专家进校园”、科普讲座等形式,为全区中小学科学教育注入专业动能。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浩表示:“我们与红旗区多所学校共建实验室,定期对中小学科学课程开展教学教研指导,就是为了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红旗区每年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小学幼儿园自制教(玩)具暨学生科技创新小制作小发明评选等活动,成为学生展示自身创新能力的舞台。各中小学举办校园科技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此外,红旗区还推动学校与科技场馆“结对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模式,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实践表明,科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与创新的启迪。在红旗区这片教育热土上,科学教育激发出的蓬勃之力,正托举起孩子不断探寻更深科学奥妙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