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之前也曾在视频平台刷到过西安街头的‘对诗热’,但是孩子与‘杜甫’的这次‘对决’纯属偶然,也没有任何排练预演。”张峻梓的父亲张凌云表示,因为孩子对千年古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向往已久,此次“五一”假期带孩子去西安就是为了让他感受一下中华文明的魅力,“对诗开始后,‘杜甫’上来就直接提问,孩子一开始有点紧张,还说错了一个字,后面才逐渐进入最佳状态。”
张凌云告诉记者,儿子从5岁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从绝句到律诗,从宋词到古体诗,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到现在诗词储备量已达600多首,去年5月份参加河南诗词大赛,还获得了2024年度优秀选手称号。“每一首古诗都有一个故事,首先要从引导孩子的兴趣入手。”张凌云说,自己经常结合诗词的意境,带孩子在野外录制背诵视频,让他在快乐中学习。
谈到对儿子的教育,张凌云表示,孩子的成长进步和家长辅导、老师教育、学校环境都是分不开的。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张凌云从小就喜爱阅读和创作,18岁就成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这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说家庭是让孩子爱上诗词的摇篮,那么学校就是帮助孩子学习诗词的沃土。张峻梓就读的辉县市实验学校非常注重阅读素养提升,始终致力让“书香”飘满校园,为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虽然爱好古诗词,张峻梓身上并没有“小大人”那样的老成与古板。张凌云说,除了文史百科,儿子还特别喜欢自然科学,经常会对一个问题刨根问底。课余时间,他还热衷乒乓球、轮滑等运动,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几千块儿的乐高积木都能自己独立拼装完成。
面对人们的夸赞,张峻梓引用《弟子规》中的“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表示西安对诗只是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一次历练,只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日渐进步、行之弥远。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