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庆
8月18日,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发布7月份优质案例,通过发挥优质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提升热线工单办理质效和市民的满意率。(《平原晚报》8月19日A04版报道)
相关部门应当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办好、办实、办彻底,用优质服务传递民生温度。
请问大家,你们遇到过“大事”吗?在你们的心目中,多大的事才算“大事”?
客观而言,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生活很普通,虽然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事,但是大部分都是算不得太大的“小事”。
然而,大家切不可小看了“小事”产生的负能量,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好一些“小事”,不但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影响,而且有可能致使“小事”拖延成不可收拾的“大事”,在这方面已有事例为证,估计有些部门或个人深有体会。
换个角度看12345热线7月份三起优质案例,若当事人反映的拖欠工资问题迟迟无果,或解决不彻底,当事人的生活受到影响后,有可能采取其他方式反映问题。之前,有些人因讨要工资采取了不可取的极端方式,造成了不良影响或后果。
卫辉市麟芝苑小区居民反映的用水问题,影响到了居民生活,且涉及居民较多,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尽快得到解决,居民会不会采取其他方式维权呢?难以预料!
就市民反映车辆无法驶离问题而言,虽然这件事看似较小,但是这件事是需要当场尽快处理的“急事”,若解决不及时,不但会影响到这名市民出行和办事,还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曾有车主因为车辆被挡,冲动之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进行“反挡”,最终“小事”引发的后果并不小。
毫无疑问,正是12345热线通过优质服务,使“工资全部发放到位”“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小区正常用水”“仅10分钟就让车辆移开”,从而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解决问题很给力。
否则,如果解决问题不及时、不到位、不彻底,“小事”就有可能演变成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大事”。
显而易见,12345热线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办,以优质服务第一时间彻底解决问题,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既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得到了当事人的高度评价,这样的工作效果很好,工作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