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庆
车辆停在商户门前,商户认为这样挡住了门面,商户很是不满。这样的“挡门停”看似问题不大,实则影响了车主与商户的和谐。
先说一个去年发生在外地的“挡门停”事件。一天中午,店主到店铺准备做生意时,发现店铺门口的正前方停着一辆电动汽车,离门不到一米距离。店主想找到车主挪车,没有找到联系方式。一个多小时后,挡门的车仍未被开走。店主很生气,就把一张A4纸贴在车的挡风玻璃上,称再停车就砸碎玻璃。吃过饭后,店主看着门口的车,越看越生气,拿起烧烤汁泼上去。之后,警方介入处理此事。
就事论事,车主不应该长时间停车挡门,店主也不应该往车身上泼烧烤汁。这就是“挡门停”引发的不必要矛盾。
其实,车主作为成年人,在明知“挡门停”不妥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挡门停”呢?究其原因,停车位少,从而出现“挡门停”问题。
站在商户的角度来看,若车辆长时间停在门前,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意造成影响。
因为车辆挡住了商户的门,有些顾客因为嫌麻烦,从而让商户少赚了“三五斗”,商户不想让车主“挡门停”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再切换到车主的视角看问题。车主有时候也是无奈之举。试想,若旁边有停车位,相信车主是绝对不会故意“挡门停”。
实际上,若车主临时办事“稍停即驶”,很多商户也不会不让停。
更加让商户心里感到不痛快的是,当商户让车主驶离时,车主反而说商户门前的位置是公共区域,这就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矛盾。
互相体谅和理解,方能促进车主和商户的和谐。为了让车主和商户更和谐,车主应体谅商户做生意的不易,尽量不要“挡门停”,特别是不能长时间“挡门停”。商户也不妨理解车主的停车难,让车辆稍停会儿也无妨。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车主与商户因为“挡门停”引发矛盾,双方一定要保持理智,可以联系相关部门处理,避免更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