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这样吃饭,身体多个器官会受到伤害

2025-07-31 15:27:12 来源: 新乡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你是否有过“不知不觉就吃太饱”的经历?

很多人认为

偶尔一两顿大餐没什么伤害

但体内可能已经乱作一团

如果是经常吃太多

身体受到的危害会更大

比如消化系统超负荷

血糖急剧升高、心血管负担加重

科学控制食量

生活中可做以下调整

  01

  吃太饱

  会让身体超负荷运载

  正常情况下,一个空空的胃,大约只有拳头大小,开始进食后,胃就像一个被吹起来的气球,越吃越大,吃撑时能被撑大10倍。

  当食物开始消化后,胃的容积逐渐缩小,但还没恢复到开始的拳头大小,但神经就会产生胃被排空的感觉,你就会感觉到饿,这就是吃得越饱饿得越快的原因之一。

  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能量过剩,身体负担越来越大,最终出现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一系列问题。

  而且,吃太多东西,胃被撑大而不得不占据腹腔内更多空间,很可能会挤压其他内脏,引发腹胀、恶心、呕吐等。吃太多东西间接影响是身体多个消化器官超负荷运载。

  当胃的容积扩张到1~1.5升时,会出现饱的感觉。

  这时还不停止进食,当胃容量进一步扩张到2~3升,就会感到吃撑了。

  当胃被过度撑大,扩张至3~4升甚至更大时,我们身体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

  消化系统超负荷:

  暴饮暴食后,胃酸分泌会增加,可能会导致胃部有灼热、反流的感觉。

  相应地,我们的胰腺和胆囊也要“加班工作”,这会增加炎症和胆结石的风险。

  血糖急剧升高:

  在大量进食,尤其是高碳水食物的时候,血糖会飙升。随后胰岛素大量分泌,这可能会引发饭后困倦或低血糖的反应。

  心血管负担加重:

  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这样心脏的负担就会加重,血压可能升高,甚至可能会诱发心梗、脑卒中这些严重的健康问题。

  经常吃太饱,除了短期痛苦和不适,更严重的是身体的长期负担,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

  长期摄入过量营养,很可能引发肥胖。而肥胖是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从而增加死亡风险。

  02

  导致暴饮暴食的原因

  情绪因素:

  很多人暴饮暴食,其实是情绪出了问题。

  当我们处于压力刺激下,人体会分泌一种皮质醇,也就是压力激素。它会增加我们的食欲,尤其是让我们对高糖和高脂食物产生强烈渴望。而吃这些食物能够促进多巴胺的释放,给我们带来短暂的愉悦感。

  睡眠不足:

  睡眠不好会影响瘦素和饥饿素的分泌,导致食欲增加。

  饮食不规律:

  长期节食或者三餐不规律,会让身体“不知所措”,容易出现暴食行为。

  习惯性奖励:

  如果从小就被用好吃的东西来安慰,长大以后就可能形成用食物来缓解情绪的习惯。

  03

  如何管住嘴

  科学控制食量

  让你不生病、少生病的,不是药品或保健品,而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顿饭只吃七分饱,保持适度饥饿,不仅对胃肠道有好处,还能帮身体“清垃圾”。人体中在饥饿时,会优先选择结构不完美的细胞启动自噬程序,相当于帮助身体清理了垃圾,可以让你少生很多病。

  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高脂高糖的食物,多吃膳食纤维高的食物,比如蔬菜、全谷物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加饱腹感,避免暴食。

  细嚼慢咽:

  吃饭时间至少20分钟,给大脑足够的时间去接受吃饱的信号,帮助控制食量。

  控制进食节奏:

  比如采用轻断食的办法,晚餐适量减少,但不建议极端节食,否则可能会引起暴食的反弹。

  尽量按时吃饭:

  按时吃饭能避免太饿导致的暴饮暴食。

  早餐推荐时间:7:00~8:30。

  午餐推荐时间:11:00~13:30。

  晚餐推荐时间:18:00~19:00。

  找到其他解压方式:

  尽量减轻生活压力,找到其他可以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方法,避免情绪性暴饮暴食。

  经常吃太饱会让你生很多病

  1.经常吃太饱,除了短期痛苦和不适,更严重的是身体的长期负担,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

  2.导致暴饮暴食的原因:情绪因素、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习惯性奖励。

  3.如何管住嘴?

  调整饮食结构、细嚼慢咽、控制进食节奏、尽量按时吃饭、找到其他解压方式。

  【本文审核专家】

  李鹤 主治医师 天津市南开医院心内科

来源:CCTV生活圈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