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干活幼儿园”走红,契合教育多元化的期待

2025-10-28 15:55:38 来源: 工人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据10月26日光明网报道,近日,河南漯河一所幼儿园在网上走红,这里的娃娃不背古诗不做手工,整天围着灶台和农田转——筛麦子像模像样,揉面团有板有眼,甚至组队学做烧鸡。孩子们系着围裙踮脚掌勺、赤脚在泥地搬运柴火的画风,让“做饭干活幼儿园”冲上热搜。

  有人认为幼儿园让孩子“没苦硬吃”,过早地参与体力劳动或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是对童年的“剥夺”。这种观点反映了部分人担忧此举违背孩子成长的天性。

  然而,相关研究证明,适当的体力劳动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体能训练,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孩子在坚持完成一次较长的体能训练后,会明白只要努力就能达成目标;在参与劳动过程中,能体会到付出与收获的关系,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这些品质和能力将伴随孩子一生,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能为孩子打开认识世界的大门。在筛麦、揉面的过程中,孩子们建立起与物质世界的联结,养成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好习惯。在协作制作烧鸡时,孩子们需要与小伙伴沟通、分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责任感。这种在真实生活场景中的学习,与在课堂上听老师传道授业具有相同的重要意义。

  因此,幼儿园带领孩子们体验生活、习得基本能力等做法值得肯定。在不少学校,课本知识的讲解占据较大比重,而生活实践和劳动教育占比相对少。近来,有些地方提倡“确保一小时课外活动”“每周一天无作业日”等探索,也是多鼓励孩子们亲近真实自然的生活,学习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在“吃苦”中成长,在体验中学习,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有担当、有能力的人。

  当下,早教班、兴趣班填满了不少孩子的童年,甚至知识灌输取代了生活实践。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学到更多知识,同时也担忧孩子可能失去童年应有的体验。“体验生活幼儿园”的走红,让家长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它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独立、探索世界。这是家长对教育多元化的期待,也引发更多人对时下一些学校教育模式的反思。 (唐传艳)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