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引导岂能变成“捞金把戏”

2025-07-30 15:32:11 来源: 新乡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你对她(他)不那么上心,她(他)反而对你上头……”据报道,随着婚恋需求日益旺盛,一些所谓的婚恋账号却“剑走偏锋”,将婚姻关系庸俗化、物质化。

  婚恋相关服务被称为“甜蜜经济”,然而甜蜜之中也夹杂着苦涩。从KTV、酒吧招募女性充当“婚托”,将已婚女子包装成相亲对象,“情感修复”沦为新型骗局,以“返还服务费”诱导高额消费……加之此类服务本身不太容易量化,一些商家又很擅长情感操纵,或是放大情感焦虑,或是先“造梦”后“画饼”,综观当下的婚恋市场,无论线上线下,着实有些乱。

  这其中有一种“捞金大法”,性质颇为恶劣。有句俗话说:“谈钱伤感情。”一些婚恋博主却教人“用感情来赚钱”,不带丝毫的遮掩。比如,某些博主大肆传授“话术模板”“示弱技巧”,为的就是“向上择偶”“俘获金主”,并宣称“一旦成功,复兴家族指日可待”,即便他们自己的婚姻都一塌糊涂。说到底,这就是输出有毒的恋爱观,煽动两性对立。于是乎,对用户而言,在学会拿捏别人之前,自己已经被所谓的情感导师拿捏了;对后者而言,甭管别人能不能“跨越阶层”,反正自己已经捞得盆满钵满。

  于千万人之中,非真诚无以觅真爱。散布这些歪理邪说的人,或许连自己都不信,其真正目的不过是引流变现,贩卖情感课程或产品。这也正是互联网的怪诞之处,越是离谱越有流量,越容易迅速传播。说得直白一点,以“勾魂”来“捞金”,靠“夺心”来“上位”,跟PUA又有什么区别?更有甚者,有账号竟教唆用户结识所谓“灰灰男”,即指东南亚黑灰产小头目,将婚恋关系与非法产业链挂钩,无异于把人往火坑里推。这何止是没有商业道德,分明是触及法律底线、践踏法律尊严。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前些年,中央网信办就曾开展过专项行动,整治短视频散布错误婚恋观、故意制造性别对立等问题,释放出鲜明态度。如果一开始就心术不正、听信蛊惑,以欺骗、操控等手段获取物质利益,这样的小算盘还是趁早打消。关于“借婚索财”,最高法已经明令禁止,就是典型一例。

  婚恋不是算计,婚恋服务更不能一边算计别人,一边教人算计。治理此类乱象,一方面要从平台入手,优化算法推荐,强化平台审核把关,建立黑名单制度,探索长效机制,不给偏狭以流量,不给乱象做嫁衣;另一方面,加强对婚恋服务的监管力度,建立规范的服务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模糊地带,形成有力震慑。这也提醒大家,碰到语出惊人的“情感生意”,还得擦亮眼睛、摆正三观,不要掉入“温柔陷阱”,更不能制造“温柔陷阱”。 (钟 颐)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