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是凤阳县的地标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八年,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楼宇毁于清咸丰三年,新楼宇1995年建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鼓楼进行过封闭改造,维修内容包括“更换损毁檐板、屋椽,更换脱落瓦片”等,总花费300多万元。
2017年后,鼓楼楼宇就零星出现屋顶部分瓦片脱落、檐板损毁情况,并逐渐加重,可重金维修刚过一年,瓦片哗哗掉落。且不说当天没刮大风,即便有大风,楼宇又不是纸糊的,也不至于刮掉大面积瓦片。那么,吹落瓦片的“妖风”,是不是人为刮起来的?从设计到材料,从施工到验收,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越修越坏?亟待调查组回应公众关切。
据报道,维修项目竣工后“得到业主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修脱落的瓦片,反而脱落得更严重,当时点赞的“业主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估计也开始担心:一起更换的檐板、屋椽有没有隐患?此次瓦片脱落万幸没砸到人,但楼宇的质量和安全不能光靠万幸。维修不是简单地换批瓦刷个漆,质量要比原建筑更过硬;维修需要专业能力,更需要长远目光与敬畏之心。
凤阳鼓楼,是凤阳历史的实物化身,其上的一砖一瓦都该坚固厚实,一栏一宇都应妥善保护。镇不住建筑维修责任链条上的种种“妖风”,建筑又怎能顶住来自大自然的狂风。凤阳鼓楼门洞上方刻有“万世根本”,期待再维修时,对得起这四个字的叮咛。(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