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大小周”并非“阳光下的新鲜事”。早在2021年,快手就“官宣”退出“大小周”“群聊”。此后,字节跳动、美团优选、得物等纷纷跟进,“反加班”之风渐成势。如今,小红书也主动对“大小周”说“不”。对此,有不少员工表示:“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正如“大小周”制度“出炉”时备受争议,其取消也不乏反对声。比如,有员工担心加班费没有着落,总薪资走“下坡路”,再比如,有员工担心工作总量不变,工作日会更晚下班。可以说,取消“大小周”,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争议,就该维持加班现状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近期各大厂的动作看:大疆要求员工晚上9点必须下班,美的发布一则“强制18点20分下班”的新规,名创优品提出减轻员工负担相关规定……为员工减负势所必然。要知道,根据边际递减效应,过长的工作时间反而会降低人的工作效率,从而造成企业人力资本效能和员工幸福感“双输”的局面。驶离“内卷圈”,才能发现“新蓝海”。
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本。企业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扩大份额,立于不败之地,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机制的创新,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等赢得市场、赢得未来。这显然难以通过高强度的加班实现,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才是孕育创新“种子”的关键。比如,谷歌公司就有一项著名的管理制度——“20%放空时间”,允许员工拿出20%的工作时间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同理,当员工能摆脱疲惫、走向舒展时,其创意与灵感或可被充分激发。
时代在变,工作形式也要变。“大小周”是部分互联网企业初创期的特殊产物。随着企业步入正轨,劳动者意见应受到尊重,权益需得到保护,告别“996”、取消“大小周”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大小周”工作制的彻底终结,小红书的决定只是时代浪潮下的一朵浪花。
当然,有关部门也应该多出一份力、多尽一份责。比如,想方设法破解“加班没有加班费”难题、多措并举保证员工的“离线休息权”。总之,只有把员工权益维护好,企业和社会才能得到真正长足的健康发展。(静 子)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