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中国,源自中国硬核实力。世界对中国的信任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中国实实在在的硬核实力。当前,中国已建成3万多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以及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这些将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盛研报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每年将为中国GDP增速带来0.2 - 0.3个百分点的提升,这是中国硬核实力的坚实基础。进入2025年,中国创新成果如井喷般涌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即将飞天,中国航天不断刷新高度;CR450动车组样车试验时速达450公里,有望刷新中国速度;DeepSeek引发全球关注,宇树机器人火爆出圈……新质生产力正深刻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彰显着硬核实力的蓬勃发展。从“世界工厂”迈向“创新实验室”,中国的创新发展厚积薄发,后劲十足。今年前2个月,我国工业机器人、动车组、民用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7%、64%、91.5%,“人工智能 +”等创新产品发展迅猛。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的硬核实力让世界信服,“相信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成为国际共识。“中国总能以新事物带给世界惊喜”,向着创新前行的中国,新质生产力澎湃涌动,释放动能,为世界繁荣贡献力量。
自信中国,源于中国伟大精神。中国之所以伟大,在于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在于向来“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美国忙于‘筑墙’,中国致力于开放”,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举措,与跨国公司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需求高度契合,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宝贵的确定性。秉持以和为贵、和合共生的理念,中国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从海南博鳌的椰风海韵到北京钓鱼台的宾朋满座,中国以开放为画笔,在全球化浪潮中谱写新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越开放越安全,越融合越繁荣”的深刻逻辑。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新时代以来,无论是反贫困、建小康,还是战疫情、斗洪峰,抑或稳经济、促发展,化危机、应变局……中国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困难中奋勇前进,中国经济就是这样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每天8万多辆汽车下线,340万台智能手机出厂,超4.7亿件快递在寄送……这不仅是中国经济活力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国经济韧性的坚实根基。尽管一时一事可能会有波动,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发展东风浩荡。
“相信中国”成为热词,自信的中国正奔腾向前。中国制度具备优势、市场蕴含潜力、企业充满活力,只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坚韧不拔的中国经济必将在风雨过后更加茁壮成长。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自信的中国,昂首挺胸,阔步奔腾。(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