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深情 生命终章 陈广良:用热血为生命谢幕

2025-10-15 15:38:42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陈广良

陈广良曾经获得的荣誉

□记者 崔敬

  生如夏花之绚丽,逝如秋叶之静美。10月14日,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联合颁发的鲜红烫金捐献证书和纪念徽章送达我市延津县人体器官捐献者陈广良的家属手中,也将崇高的敬意和感恩献给捐献者及其家属。

  9月28日,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办公室内,在新乡市红十字会、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庄严见证下,延津县农民陈广良的家人签署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

  黄土依旧,生命轮回。9月29日凌晨,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室内,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OPO获取团队正在精准操作手术,获取了54岁的陈广良的一枚肝脏和两枚肾脏。这名平凡的农民离开了他挚爱的家人和土地,却用自己最后的力量,为世界留下了不平凡的印记。

  秋雨绵绵,夜色如墨。9月22日20时,蒙蒙细雨飘飘洒洒,刚结束一天劳作的陈广良在下班途中因视线受限,不慎撞上了路旁的大货车,脑部受重创后陷入昏迷。经过几天的全力抢救,他的伤势仍是不容乐观。

  9月28日凌晨,病房内气氛凝重,经过专家组评估,陈广良已进入脑死亡状态,生命进入倒计时。在这个悲痛的时刻,4名子女围坐一起,做出了艰难而伟大的决定——完成父亲生前捐献器官的愿望。

  “父亲一生都在帮助别人,这是他一以贯之的做人准则。如今他走了,我们应该帮助他完成最后的心愿。”29岁的长子陈胜杰红着眼眶说道。

  一枚肝脏、两枚肾脏,这名普通的农民,用自己最后的“热血”,挽救了3名罹患重疾的陌生人的生命。完成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的相关流程后,陈胜杰说:“父亲的生命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他给3个家庭带去了团圆的希望。”

  陈广良是延津县石婆固镇里士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生与黄土打交道,与工地为伴。皮肤黝黑、手掌粗糙、吃苦受累一个人扛,这是他留给儿女们最深刻的印象。

  命运似乎从不曾厚待这名朴实的农村汉子。多年前,陈广良经历了离异之痛,此后便既当爹又当妈,独自扛起了抚养4个子女和赡养双亲的重担。这些年来,当村庄还沉浸在睡梦中时,他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

  从儿提时起,父亲的那双手便刻在了陈胜杰的记忆中。那是一双能同时握住4双小手过马路的手,那是一双能在除夕夜包出满满一桌饺子的手,那是一双总在不知疲倦地劳作、支撑起这个清贫却充满爱的家的手。

  但父亲更大的爱,却是陈胜杰在收拾他的遗物时才后知后觉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奖、金奖,造血干细胞入库捐献志愿者荣誉证书,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无偿献血爱心证书......当一摞摞尘封的荣誉证书被翻出,陈胜杰瞬间泪目,这些烫金的证书也让昏暗的房间熠熠生辉。

  “父亲与献血结缘,要追溯到20多年前。”陈胜杰回忆道。2001年,陈广良到新乡市区办事,看到了路边停靠的无偿献血车。“献血救人,功德无量”,八个字的宣传标语深深触动了他。从此,陈广良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年坚持定期献血,累计献血量已达数千毫升。

  “从‘小家’来说,以后咱们家人万一用血有‘优惠’。从‘大家’来说,献血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陈广良常常这样给孩子们讲自己献血的初衷。“我们只知道父亲经常献血,却不知道他还瞒着家人加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入库捐献志愿者。”陈胜杰回忆。

  更让子女们震撼的是,陈广良生前曾多次表露自己的心迹,希望去世后能够捐赠遗体,用于医学研究。陈广良常说:“我一辈子没读过什么书,如果最后能帮医生们多学点知识,救更多的人,这辈子就没白活。”

  “做人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陈广良生前常对子女提起的一句话。如今,这句朴实无华的话已然成为这个家庭的家训,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心中。“我们以后也会像父亲一样,去参与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陈胜杰说,父亲虽然去了,但他传递的家风将伴随子女们一生。

  “三献”(无偿献血、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遗体和器官)被视为奉献生命的三个不同阶梯,而陈广良一人就完成了两项。他生前献出了可以再生的热血,身后献出了仅有一次的生命至宝。唯一未竟的,是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他早已登记在册,只是生前未能配型成功。

  “他长达20余年的无偿献血历程早已成为习惯,而今他更以最终的器官捐献完成了生命的绚丽谢幕,是了不起的壮举!”新乡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评价。这份看似未竟的答卷,却是凡人所能做到的,对生命最慷慨的馈赠。

  在20多年的时光里,他用最朴素的方式默默无闻地书写着一部关于生命与大爱的史诗。这几日,陈广良的故事在村里村外悄然传开,提起这名平凡的汉子,乡邻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人人夸他是英雄,我多希望他好好活着,让我们好好尽尽孝。”陈胜杰潸然泪下。

  他的血液,曾在他人的血管里流淌;他的器官,正在他人的身体里跳动;他的精神,将在儿女的生命里传承。蒙蒙秋雨飘洒,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关于生命与奉献的故事。陈广良,这名一辈子与黄土为伴的普通农民,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