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心冰箱到街头雨伞 80后王增余以平凡善举擦亮城市底色

2025-08-18 15:56:27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王增余在“爱心小信封”资助困境儿童表彰会上发言

□记者刘志松

  在辉县市城区街头,一场雨后的寻常景象如今有了新的暖意。一百家商户门前,悄然添置了5把崭新的雨伞。这些伞并非商家的摆设,而是80后、辉县部落电商运营中心负责人王增余为市民备下的“晴天遮阳、雨天挡雨”的守护。

  王增余的公益之路,始终深深扎根于他对故土与乡邻那份沉甸甸的热爱与牵挂。生于辉县市山区的他,曾辗转京沪津多地打工谋生,漂泊途中尝尽的困顿与不易,让他更懂得温暖与善意的珍贵,也为这份扎根土地的公益初心埋下了种子。

  18年前,结束异乡漂泊的王增余回到了辉县市。从尝试自媒体创业到投身实体经营,他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踏实前行。凭借骨子里的诚信本分与敢想敢闯的创新思路,他经营的土特产店一步步打响口碑,生意日渐红火,如今已在辉县市区稳稳扎根,有了3家连锁门店,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本土创业者。

  作为辉县市义工志愿者服务活动发起人之一,“年轻就做善事”早已成了王增余的习惯。他连续9年资助困境儿童,用“爱心小信封”传递无声关怀。2024年春节,他精心筹备,为500名辉县籍在外游子寄去家乡特产,包裹里是沉甸甸的故土牵挂与乡愁慰藉。他曾不辞辛劳奔波数千里,为百位普通劳动者定格劳动身影,免费为他们拍照洗相片,再附赠家乡土特产。这份对平凡奋斗者的尊重与情意,远超过相纸与特产本身的分量。

  王增余的善意从不是挂在嘴边的遥远口号,而是藏在生活中的微光,总在细微处悄然绽放温暖。一次乘坐三轮车,听闻师傅正为孙儿的医疗费愁眉不展,他当场解囊相助千元,更在抖音平台发起爱心呼吁,点燃众多市民爱心,协力帮助这个困境家庭渡过难关。疫情期间,常村镇聋哑木匠精心制作的小椅子、小凳子因集市停摆而积压。他得知后主动上门,毅然收购全部存货,放在自己店里自用兼销售,用实际行动为无声世界里的坚守匠心纾困解难。一次出差途中,接到薄壁镇村民突发疾病、5亩菠菜即将烂掉的求助信息,他立即调度员工紧急驰援收割,自掏腰包收购后,将新鲜菠菜悉数免费分发给邻里。谈及这些暖心之举,王增余朴实坦言:“记不清做了多少,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今年6月在浙江考察时,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打湿了他的衣衫,也让心中酝酿已久的“雨伞计划”悄然落地。他当即订购700把雨伞,回到辉县市便马不停蹄联络商户铺设网点。这份为群众遮风挡雨的心意,很快得到了众多商户的热情响应。“若是出现损坏或者丢失,我们随时都会补新伞过来。”王增余嘱咐商户。

  每逢阴云密布、雨意渐浓,王增余和伙伴们便会在微信群里发出温馨提醒,确保每一把爱心伞都能在最需要的时刻被看见、被使用。

  从最初的爱心冰箱免费用水,到如今街头巷尾的爱心雨伞,王增余的公益实践如同不断延伸的根系,愈发深入地扎进辉县市的城市肌理。他始终相信:“辉县市是公益的沃土,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这份谦逊背后,是一个普通人用无数“力所能及”的微光,执着地擦亮着城市的精神底色,让温暖在街巷间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