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沉迷“烟卡”引社会关注 政协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提出相关建议

2024-04-18 10:46:52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部分孩子热衷玩耍的“烟卡

□记者崔敬

核心提示

  继“萝卜刀”之后,一款名为“烟卡”的游戏近日席卷校园。“烟卡”游戏的盛行,引发许多家长的焦虑,他们认为该游戏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学业,还会给成长中的未成年人植入抽烟意识、赌博意识和虚荣观念。为此,记者对该现象进行了调查,政协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也给出了相关建议。

  家长反映孩子突然迷上“烟卡”

  4月16日,家住金穗大道的赵女士说,近日自家孩子迷上了“烟卡”,经常和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玩耍。孩子们将“烟卡”放于平面,通过“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定胜负,再用手拍打地面,“烟卡”翻面则赢。

  所谓的“烟卡”是由烟盒盖折叠而成。赵女士说,最初觉得孩子离开了电子产品,选择有趣、有益的游戏有益于孩子的成长。但经过她询问后才了解到,“烟卡”还具备不同等级,根据香烟的价值分出稀有度,越稀有越值钱。

  “孩子为了得到‘烟卡’,不仅每天盯着垃圾桶翻找,央求爸爸批量购烟,甚至还会找陌生人索要。”赵女士说,有的孩子还花钱购买。她在网络上搜索发现,多个短视频平台都有“烟卡”制作教程,在购物平台上也可以买到。

  校园号召向“烟卡”说“不”

  无独有偶,家住解放大道的陆先生因此困扰。“我担心孩子为了玩‘烟卡’游戏而四处捡烟盒影响到健康,更可怕的是金钱交易容易让孩子形成攀比心理,影响学习。”他说。

  但幸运的是,由于该款游戏十分风靡,学校发布了“禁令”,一旦发现学生带“烟卡”进校或发现学生在校内进行拍“烟卡”游戏,老师会立即制止并当场没收。

  陆先生说,孩子的学校为此还发动家长一起合作,合力制止学生玩“烟卡”,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由此带来的危害。

  午托班内“烟卡”仍时有露头

  尽管家庭、校园的双重监督得到了警示作用,但崔女士反映,这几天发现孩子玩耍“烟卡”的地点已经从学校、家里转移到了午托班。

  “我们在家里管得严,学校也盯得紧,本以为孩子不玩了,没想到,‘烟卡’竟然在午托班里盛行起来。”崔女士说,她前去午托班为孩子送书时发现,数名学生聚在床头,趁着午休时间拍“烟卡”玩。

  有烟草商标、标识的制品均不允许向未成年人销售

  “在孩子成长的阶段为他们植入了抽烟意识、赌博意识和虚荣观念,这违背了‘劝阻青少年吸烟’和‘禁止中小学生吸烟’的初衷,阻碍了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封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李红杰说。

  据李红杰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废旧烟盒剪下的烟盖,也就是孩子们所说的“烟卡”,商家是不得进行二次销售的。

  “而私自将烟草厂家的商标印刷销售,则涉嫌侵权注册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是一种侵权行为。任何含有烟草商标、标识的制品均不允许向未成年人销售,上述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他表示。

  “特邀信息员”建言献策防止学生沉迷“烟卡”

  除了是一名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李红杰还是封丘县政协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针对中小学学生沉迷“烟卡”的现象,他进行了调研走访后,向当地政协提交了《关于引导和治理防止中小学学生沉迷“烟卡”的建议》。

  李红杰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宣传部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校园和社会层面加强宣传教育,通过课堂讲解、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烟卡”游戏的危害和不良影响。妇幼组织和团体可以组织心理辅导、分享健康生活等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引导孩子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建议多部门联合整治净化校园环境李红杰表示,公安、商务、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对各经营者进行提醒告诫,要求经营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规范自身经营行为。

  此外,他还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烟卡”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杜绝“烟卡”买卖及其他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违规行为。

  李红杰认为,网信部门有约谈相关网络平台和管制发布侵害未成年人不利信息的义务。“针对网店、实体店内售卖‘烟卡’,以及短视频平台发布教程等引导未成年人手工制作的行为,也应纳入监管范围。”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