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叫孙思,今年72岁,退休前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教授;妹妹叫孙洪,今年69岁,退休前是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她们有着相近的身高、相似的容貌,更有着共同的选择与追求——退休后,到祖国的西部去,成为一名银龄教师。
退休“姐妹花”,千里赴大凉山支教
个子不高,穿着朴素,戴着一副眼镜;讲起话来,思维敏捷,看起来和蔼可亲……初见孙洪,她正带领在西昌学院组建的团队,开展着凉山地区“农业遥感信息”和“彝族岩画数字化开发”方面的科研工作。
早在2016年,孙洪就和凉山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一年,孙洪在成都参加一个会议,一行来到凉山参观和调研,了解到凉山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当地人民的淳朴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我就想有机会要来凉山支教,这是一个需要建设的地方。”
孙洪的支教计划,终于在66岁这一年得以实现。退休后,她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了“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2021年10月,她舍弃了在大城市安逸的退休生活,告别家乡的亲人和朋友,踏上了凉山这片陌生的土地,成为西昌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的一名银龄教师。
不约而同来支教的,还有孙洪的亲姐姐孙思。退休前,孙思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教授。讲起支教的初衷,孙思表示,“从事了几十年的大学教育教学,退休后也想发挥点余热,希望能为当地的高等教育贡献绵薄之力。”来到西昌学院后,孙思成了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银龄教师。
从江汉平原到川西高原,面对生活的种种不便,孙思乐呵呵地说:“我们是来西部支教的,艰苦的条件在想象之中,还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经历。”
在抵达西昌学院的第二天,孙思便积极向学院领导请缨,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以及这个地区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相关规章制度、师生特点等,力争尽快融入集体,在短短几天内就规划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三方面的支教工作。
“输血”到“造血”,培养“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作为一名银龄教师,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要给学校留下一支‘带不走、教得好’的教师队伍。”来到西昌学院后,孙洪带领该校信息技术学院的年轻教学骨干参加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教学改革学术大会,并指导4名年轻的授课教师,以课堂演示、讨论、听课等方式进行教学传帮带。对年轻教师的课堂,她都认真旁听,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引导他们提高教学专业水平。
她说:“作为高校教师,打铁必须自身硬,除了师德师风过硬,还要认真备课,讲课思路要清晰、授课时要严谨,必须做到对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地讲解课程,避免照本宣科,避免一味追求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才能做到不误人子弟。”
面对我国新工科教育的浪潮,孙洪参与申报了两项教学研究项目,她动手撰写“数字信号处理”的新工科教材,帮助学院教师申报了8项国家科研项目。她还深入科研每个环节,撰写项目建议书,一起到山区做调研,组织大家讨论研究方案,共同撰写学术论文。
她带头组织科研团队,进行学术交流,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资源,建立相关平台,促进团队迅速发展。在她的帮助下,学院组建了遥感应用科研团队,建立了凉山农业数字化转型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孙洪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开展“科研之道”线上讲座。两个月的系列讲座,让青年教师激发了科研兴致,树立了科研信心。一位青年教师说,“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孙授不仅教我们如何撰写,有的还修改了不少于十几遍,她对工作和科研的认真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要有需要,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
孙思、孙洪很喜欢西昌学院的校训:明德、乐学、求实、至善。“来到凉山后,我们经常与西昌学院领导和教师研讨学科建设和发展,教学改革和教学项目。在这里,我们能在教学和科研中找到快乐,也能在快乐中学习。觉得自己变年轻了,只要初心在,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两姐妹笑着说。
支教之路,任重道远。7月,姐妹俩又续签了一年支教协议。她们说,能在有余力的时候,把所学惠及更多学校、更多师生,感到很快乐。“只要有需要,我们就会继续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