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安排事关民生,当小心求证。回观过往,假期安排引起广泛讨论。例如,除夕并不属于法定节假日,尽管不少单位会通过调休、灵活休假等方式自行安排放假,但仍让不少人感到不便;再如,长假前后往往存在调休过长的问题,让上班族疲惫感“拉满”。
此次调整,正是对这些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有一种声音被听见、需求被满足的感觉。”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如是说。将除夕纳入法定节假日,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加以保障,无疑会让老百姓更好地团圆过年、享受传统节日的欢乐。再看五一,实实在在地增加了1天法定节假日,加上周末,只需调休1天便可有5天假期。看似放假总天数没有变化,但劳动者假期前后的负担和压力减少了。细微的变动背后,是更加尊重劳动者、尊重公众诉求的体现。
当然,作为一个社会关注度极高的话题,放假办法的调整也难免引来一些不同的声音。众口难调,实属正常。不过,任何制度的调整都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决策部门在回应民众关切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社会需求的最大公约数。此次放假办法的调整,正是诚意与决心的体现,也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
可以预见的是,这一调整将带来一系列积极的社会效应。“除夕放假春节机票搜索量暴涨”等话题登上热搜、网友们热火朝天地讨论出游探亲等计划……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将进一步提升。继续倾听民众心声,不断优化休假制度,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必将再上层楼。(皇甫思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