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领导:今日值班一切正常,啥也没丢,楼道正常、桌椅正常、钢琴没丢、校训没丢……”今年年初,一名“80后”体育老师在社交媒体上用诙谐口吻调侃自己的节假日值班情况,令诸多同道中人感慨系之。形式主义活像一位“喜剧演员”,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笑话。学生放假期间,中小学校园空荡荡,有门卫守着足矣,还要安排大量一线教师值守,你说搞笑不搞笑?硬生生剥夺教师的节假日休息权,形式主义不但爱搞笑还挺折腾!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那些将节假日值班制度扩大化、常态化者,可谓“不明”与“无知”。先说“因时”,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处理紧急公务,相关部门在节假日期间安排专人值守非常有必要,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有事打个电话就能找到人,安排人员坐班值守意义不大。再说“随事”,那些重要部门如公安、应急、消防、水利、医院等,节假日期间务必有专人值守,而包括中小学校在内的二三线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则没有太大的必要。因此,节假日值班制度逐渐泛化,散发着浓烈的形式主义“霉味”,并非实事求是、随事而制之表现。
节假日值班之所以让一些基层干部心有怨气,除了自己法定休息权得不到保障、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被侵占,还有就是往往白费力气、劳而无功。正如有的基层干部自嘲,我们值班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迎接上级的督导检查,查查我们是不是在值班的岗位上。大量基层干部节假日值班,仅仅为了等上级领导一个查岗电话,如此安排,看似“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实则“大炮打蚊”、得不偿失。弦绷太紧容易断,基层干部长期连轴转,连法定休息日都得不到休整,哪能有个好身体?哪能干好本职工作?
中央三令五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久前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聚焦“小切口”、设定“硬约束”,作出一系列禁止性、限制性规定。机械的、泛化的节假日值班,亦暗藏形式主义魅影,务必引起重视。乘着这股东风,各级各部门都应该直面这一问题,看看自己所制定的节假日值班制度是否符合效率原则、“形味”有多重。有则改之,本着人性化、高效能的原则,改进相关制度,劈开形式主义枷锁,尽最大可能让每一个法定节假日都回归题中应有之义,成为劳动者身心休憩、家庭团聚的幸福时光。(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