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必被框定,“月亮已经照窗台”

2024-06-21 15:59:21 来源: 工人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对于一名获得厦门大学法学学士的保安来说,通过学历提升从而实现职业晋升、人生逆袭,似乎才是一条“正确”的路。

  然而,不太乐意被框定人生的周德新着实有些“叛逆”:在快要退休的年纪坚持考学;在拿到法学学士5年后仍做着保安的工作。这两天,面对“学无所用”“这不是白学习了嘛”的质疑和不理解,他反问道——

  “读书就是为了谋生吗?”

  无论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还是选择报考哪个专业更有“钱景”,在竞争激烈的当下社会,许多人认为读书求学是为了改变命运、获得上升通道,并将学历视作通往成功之路的敲门砖。

  而周德新则提供了另一种答案:读书是一种人生习惯,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无知的人,无论是身处何地,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份对知识近乎纯粹的热爱,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也让不少网友被鼓舞到了:“人生不必被框定,我们应该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喜欢他的精神态度,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大法官霍姆斯曾说,灵魂的欲望,是命运的先知。总在患得患失间迷茫时,不妨问问,你热爱的究竟是什么,而不是想着做这件事是否有用。若总是以“工具理性”作为行动的判断标准,那么,农民工陈直则不会成为“工厂里的海德格尔”,外卖小哥雷海为也不会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环卫工张旭也不会成为颐和园里的最牛讲解员……

  周德新真的“学而无用”吗?毕业后的周德新,学会了如何理性表达,遇到不公正的事情,不再是横冲直撞的“调侃”,而是依据所学的法律条款逐一“辩论”,这是知识带给他的底气。

  而继续留在保安岗位,亦是他遵从内心的选择。因为在他的眼里,职业并不分贵贱,他用事实告诉大家,在任何岗位、站在任何位置,都能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既然精神世界的提升已足够令人富足,又何必执着于所谓学历提升的“有用”?

  “若是月亮还没来,路灯也可照窗台”,仍在厦大校门值夜班的周德新似乎又回到了起点。但只有他自己明白,他的“月亮”已经“照到了窗台”。(唐姝)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