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 王明磊
自8岁时模仿鸟鸣吹口哨开始,我便与非遗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非遗工作者,“传承”二字,对我而言既是情怀,更是使命。
新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并孕育出了各具特色、五彩斑斓的非遗,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誉的百泉药交会、巧夺天工的辉县市剪纸,也有具有地方特色的面塑、毛猴,还有豪放气势磅礴的中原大鼓、美轮美奂的信贺刺绣......它们如繁星般在牧野大地上相映生辉,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绵延不息,展现着中原人民的精神气质和生活愿景。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啸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又是非遗工作者,我对非遗的活态传承这一概念有着更深的理解。所以,我十分重视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同非遗传承人沟通,了解他们在传承工作中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最近,我还为22位非遗传承人做了口述史的记录工作,从口述史的角度对“非遗人和非遗项目”进行了系统性的挖掘和整理。
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通过自身和众多传承人的共同努力,打造新乡的非遗保护模式,让每一位传承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由“活下来”到“火起来”的转变,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
另外,要把非遗项目与乡村振兴、文旅等结合起来,通过文化资源的共享,赋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时代大课题、文化大课题。在挖掘、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探索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非遗项目适应时代的需求,让其自身具备“造血功能”。
就在去年,我市公布了首批非遗工坊名单,这些非遗工坊不仅能助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还能推动非遗项目实现生产性转化,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甚至能够成为激发文旅新活力的“新名片”,非遗工坊的建设也符合我国坚持非遗保护“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理念。
此外,近年来,我还积极参与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非遗+”主题活动,将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进行有机结合。非遗牧野鼓王争霸赛、舞龙舞狮争霸赛等活动的开展深受群众好评,石榴巷非遗街区、箜篌博物馆成为旅游新地标,各种非遗文创产品成为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潮”流产品......下一步,我们还想让非遗“走进”景区和民宿中,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千百年来,无数先民在牧野大地繁衍生息,用顽强与智慧创造出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们的使命是不遗余力地让它们的生命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延续下去。这项任务艰巨而复杂,作为非遗的守望者和传承者,我会一直努力下去,让这些文化瑰宝在新时代“长出血肉”,璀璨生辉。
(姜楠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