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此次改革旨在进一步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发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监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考试科目和内容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设定的科目全部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科目特点,分为考试科目、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
1.考试科目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体育与健康。
2.考查科目包括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
3.考核科目包括信息科技、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
(二)考试组织和实施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市教委制定统一要求,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课程学习后参加考试。
1.考试科目由全市统一命题、分区评卷。其中道德与法治科目笔试实行开卷考试,其他科目笔试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科目笔试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按照《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实施。外语听力和口语考试采取计算机考试方式,与笔试分离,有两次考试机会。
2.考查科目由各区负责命题并组织实施。
3.考核科目由各区指导学校组织实施。
(三)成绩呈现和应用
1.考试科目成绩以分数呈现。语文、数学、外语分值均为100分,其中外语笔试分值60分、听力和口语考试分值40分;道德与法治分值为80分,其中笔试分值70分、综合素质评价分值10分;物理分值为80分,其中笔试分值70分、实验操作分值10分;体育与健康分值为70分,其中现场考试分值30分、过程性考核分值40分,按照《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分步实施。考试科目成绩用于毕业和升学。
2.考查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考查科目成绩用于毕业,在升学中参考使用。
3.考核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成绩用于毕业,在升学中参考使用。
据悉,现八年级学生起适用此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