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习力,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人才解放思想、提高素质的重要路径,以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要在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上做足文章。要不断增强人才的学习力,推动人才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做到学有所成、与时俱进,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同时,人才要通过学习锤炼本领,还要善于立足自身建设,聚焦乡村振兴实际需要,主动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分析,针对自身存在的短板、不足制定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不断提高学习质效,更好地实现在学习中提升、在学习中成长。
增强内驱力,激发人才主动担当作为自觉。促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让每一个人才都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在乡村振兴大舞台建功立业,就要增强人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劲头,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内驱力,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主动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在机遇与挑战并行的洪流中,保持挺膺担当的姿态,永葆进取之心,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扛起乡村振兴的重任,在每一个需要的岗位上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甘于奉献,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增强创新力,释放人才创新创造的新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同的乡村,要走好振兴之路,就要避免“千篇一律”,善于结合自身实际推动特色发展,着力打造独具一格的“地标”,不断增强一个地方、一个产业的吸引力、影响力,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更多的新活力。人才要主动创新,要立足本职岗位,弘扬工匠精神,坚持在自己的领域不断深耕,努力在创新上求突破,不仅能让每一个乡村的特色更鲜明,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更能让人才在创新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要保持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充足,就要在引进人才上持续努力,既坚持产业人才精准配对,也坚持以乡情乡愁来吸引人才,更在“软实力”和“硬实力”上双向发力,让广袤农村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实现有识之士、有志之士汇聚一堂,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白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