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归雁”成为“领头雁”

2023-08-14 09:18:59 来源: 金羊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这片榛子林今年开始挂果,预计一棵树能产干果5斤。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亩均效益比原来种玉米至少要高出两三倍。”说话的是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河东村党总支组织委员周德平。2019年,本溪市开始开展“归雁行动”,选聘35岁以下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回村任职,周德平就是其中的一员。(《人民日报》)

  人才兴则乡村兴。乡村振兴关键是“人”的振兴,要善于引导本土人才资源下沉到乡村振兴一线,助力“归雁”成为“领头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凝聚推动乡村振兴强大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奋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完善政策,实现“引凤回巢”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和吸引在外优秀人才回流乡村,有效破解乡村人才短板,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能,要把人才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在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上做足文章,着力破除聚才引智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在外优秀人才回归乡村,提供更强的底气和信心。要突出需求导向,通过调查研究和加强交流互动,全面掌握本土在外优秀人才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出台聚才引智政策,对急需高端人才要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切实把人才引回来、留下来。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不断拓宽“引凤回巢”的渠道、提升“引凤回巢”效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教育,锻造“最强雁阵”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充分发挥人才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既要把人才引回来、留下来,更要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锻造优秀人才队伍方面做实文章,不断提升人才的能力水平,通过锻造“最强雁阵”,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要善于搭建教育培训平台,通过课堂培训、专家讲座、现场指导、远程教育、外出观摩等,为“归雁”提供更多知识积累、技能提升的机会,要按照“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思路,将“回流”乡村的人才区分专业、爱好、岗位等,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升教育培训的质效,助力更多“归雁”在乡村振兴一线做出更大成绩。

  用心服务,倾力“暖巢护凤”助力乡村振兴。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助力“归雁”成为“领头雁”,要解决好“归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在帮助“归雁”实现“成长进步”上用心用情用力,让这些“回流”乡村的优秀人才,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抓生产、促发展上来,更好地发挥作用。要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在“归雁”家属就业、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更多保障,着力解决“归雁”的后顾之忧。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给位子、给实惠、给荣誉,给予更多“归雁”归属感和获得感,在真正成为“领头雁”的同时,在乡村振兴中发光发热,带动乡村全面发展。(李璐)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