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们又不断扩展志愿服务的范围,形成“浦江第一湾”生态文明人文行走路线,开展废旧物品DIY再创造、组织绿色骑行、环保科普讲座、物候展等多种形式的环保主题活动,让环保理念走进百姓心里。
由一根笨重的捞杆说起
1996年,有一位退休老人搬迁到了吴泾,他叫王显明。没过多久,附近的吴泾公园里便经常出现他的身影。与其他散步的游客不同,王显明手举略显笨重的捞杆,踮着脚打捞江面的垃圾。面对别人疑惑的眼神,王显明说:“我是孤老,闵行吴泾的居委会和街坊邻居都很关心我,我要回报社会,觉得自己每天捞掉一点垃圾,就可以让黄浦江水多一份干净。”
王显明之所以会关注到黄浦江面的垃圾,与吴泾公园的地理位置有关。黄浦江在闵行区吴泾镇拐了一个直角形的弯,吴泾公园恰好位于江水回旋死角,垃圾杂物容易回流至此。
自从干上了这个活儿,王显明便风雨无阻,坚持了整整7年,还自己动手绘制出了一份《黄浦江吴泾镇段潮汐表》。多年后的今天,志愿者们依旧凭着这份潮汐表,掌握着打捞垃圾的最佳时间。
老张家独特的春节传统
王显明老人的捞杆犹如火把,照亮了另一个人前行的道路。这位69岁的志愿者名叫吕信荣,自从2001年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王显明的事迹后,就萌发了向他学习的愿望。2003年起,他接过了王显明的捞杆。后来,由于经常要从吴泾往返华漕,年事已高的吕信荣逐渐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时,与王显明同住一个小区的张更大和张炉仙夫妇毫不犹豫地接过了捞杆,成了“第三代”传承人。他俩不仅一干就是10多年,而且家里老中青三代齐上阵。迄今,老张家还有一个独特的春节传统,那就是:去黄浦江畔打捞垃圾。
时光荏苒,老张家早就把“保护母亲河”内化成了一种家风。在他们一家人的感召下,附近居民纷纷加入保护母亲河的志愿服务。
2014年底,张更大因患病被迫放下了手中的捞杆。然而,病床上的他,仍念念不忘教导家人和志愿者团队“继续努力,再做奉献”。
此时,张更大的儿子张海峰,则早已从最初帮父亲“搭把手”成长为了一名坚定的环保志愿者。18年来,他和他的团队捞起的垃圾总量可以填满约3个万人体育场。不仅如此,他还时常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打捞工具、宣传展板,积极参加各类公益讲座、论坛等活动。
志愿者开展垃圾清理工作
从单打独斗到团结协作
2014年12月3日,王显明保护母亲河俱乐部正式成立,闵行区吴泾镇域内多支志愿团队加入了俱乐部。志愿者们约定,每月农历初一、十五轮流到江边打捞垃圾,每季度开展一次环保主题活动。
就这样,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一群人团结协作。如今,已有30多支志愿团队551名注册志愿者加入俱乐部,队伍如滚雪球般日益壮大。20年来,累计参与打捞活动的志愿者已达20余万人次,人均服务时间120.4小时,累计打捞各类垃圾3500多吨。
作为第四代传承人,王显明保护母亲河俱乐部中不但有周边社区居民、高校和中小学生志愿者、紫竹国家高新区的白领志愿者、化工区的志愿者,还有市区赶来参加志愿服务的新生力量。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甚至逢年过节,志愿者们都会如期出现在吴泾公园的江边开展志愿活动。
王显明生前有一个愿望:希望驾船去江心和对岸,清理捞不到的垃圾。于是,社会各界集资4万元打造了一艘“王显明”号清污船,志愿者定期上船打捞垃圾。后来,吴泾镇政府又出资购买了七条清污船。当初的一艘“王显明”号变成了一支清污船队,专业团队和志愿者们一起活跃在吴泾的300余条河道上。
志愿服务精神还在延续
如今的吴泾公园绿树成荫,堤外江水洁净,前不久还被命名为首批“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这里也成了闵行区“浦江第一湾”文明实践带的集结地,而这段跨越20多年的志愿者故事还在延续。
俱乐部将服务内容和场景从江边逐渐扩散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每季度与社会组织、高校协作,形成“浦江第一湾”生态文明人文行走路线,开展“浦江第一湾”环境问题观察人文行走周末营、废旧物品DIY再创造、绿色志愿行、家庭文明环保小课堂等多种形式的环保主题活动,让环保理念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
从一根捞杆到成百上千的志愿者队伍,从一位老人回报社会的平凡善举到引领社会和谐发展的志愿精神,从改变生活环境的朴素初衷到众志成城创建美好生活的愿景……保护母亲河的行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志愿精神的传承、传递,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真实写照。(供稿:上海市文明办 文明上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