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日,在封丘县荆隆宫乡水驿村产业园内,远远地就能看见村民正在蔬菜大棚里忙着掰叉、绑吊绳等,一派繁忙喜悦的场景(如图)。
该村积极争取巩固脱贫攻坚政策资金580余万元,建设了蔬菜产业基地200余亩,建成暖棚28座。该项目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200余人就近就业。采用从山东寿光引进蔬菜种植技术,增加产出。并根据项目产出的效益,每年将不低于项目资金6%的保底分红用于村集体收入。务工人员每天人均工资约90元,提高家庭年收入2万余元,有效发挥了水驿村蔬菜大棚项目的经济效益。
“我们用的是有机粪肥,这样种出来的蔬菜好。我们不仅种植了新品种的糯西红柿,还有五彩辣椒等好几个品种的辣椒,能长一人多高呢,亩产能有8000斤。有事干,还有工资可以拿,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在蔬菜大棚工作的村民孙利华开心地说道。
“现在销路也不用愁了,只管种就行,我们村已经和郑州万邦蔬菜市场达成了合作,产销一体化,蔬菜成熟后就可以直接通过他们销往千家万户。”水驿村党支部书记孙世利说。
从1956年的封丘县第一棵水稻在水驿村诞生,到20万亩水稻种植,再到蔬菜大棚种植,水驿村村民就这样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步摆脱贫困,走出贫瘠,走上了一条从水稻到蔬菜大棚的致富坦途。
(张志超 丁辰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