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让革命文物之光点亮信仰灯塔

2022-04-29 10:42:55 来源: 光明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

  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西北局、清凉山、桥儿沟、宝塔山、南泥湾……春风涤荡,山花绽放的四月,记者穿行在有“中国革命博物馆城”之称的陕西省延安市的大街小巷,被一座座大大小小的革命纪念馆深深吸引。毛主席骑过的“小青马”、所住窑洞里曾使用的小炕桌……一件件革命文物讲述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红色故事,见证了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所作的卓越贡献。

  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宏兰介绍,延安的革命旧址在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级别最高、跨越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战斗和生活的13个春秋里,不但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更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文化遗产。目前,延安市共有革命旧址445处,革命类纪念馆30座,馆藏革命文物43673件,还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6处。”杨宏兰说。

  “红色革命文物是历史、是记忆、是传统,是新中国的重要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与底气,它印证着来路,昭示着未来。”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赵刚表示,近年来,延安市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奋力推进革命纪念地建设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大力实施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工程,通过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使革命文物在延安真正“活”了起来,点亮了人们心中的信仰灯塔。

  按照“老城核心区多拆少建、革命旧址周边只拆不建”的决策部署,延安全面推进新城建设、老城改造、居民下山和旧址周边环境整治,完成了宝塔山、杨家岭、枣园、抗大、“四·八”烈士陵园、鲁艺等旧址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为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腾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抓住“十大革命旧址维修”“一号工程”和灾后重建机遇,延安先后投入4亿多元,维修保护了枣园、鲁艺、西北局等革命旧址47处,延安鲁艺革命旧址东西山维修保护工程、西北局革命旧址抢险加固工程分别荣获2019年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

  在此基础上,延安积极筹建文物活化利用体验式教学基地,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原则,将桥儿沟、清凉山、中共中央西北局等旧址的600余孔窑洞活化利用,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体验式教学基地。2022年,延安市计划启动第二批集中连片保护维修项目66处,目前方案正在编制中。

  同时,以“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建设为目标,延安全力推进中国革命文艺家博物院、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陕北“三战三捷”纪念馆、延安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陈列布展及对外开放,并利用延安博物馆及市区内革命旧址共建“1+1+N”(一个综合博物馆+一个行业旧址/博物馆+其他旧址)展示线路,串珠成链,形成多类型、分领域的红色展览教育体系。

  在创新革命文物活化利用方面,延安不断加大新技术运用,打造革命文物新业态,越来越多的革命文物以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让人们进入红色历史情景,身临其境地感受曾经的革命烽火。

  与此同时,延安以数字科技点亮红色记忆,探索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延安革命纪念馆从馆藏3.6万件革命文物中遴选出一批珍贵文物,深入挖掘阐释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和精神,让革命文物“发声”,让历史资料“说话”。

  100集《延安·延安》红色故事短视频采用“人员讲述+场馆实拍+历史影像资料”的方式录制,由延安革命纪念馆的管理者、研究人员、宣讲人员和“小小讲解员”讲述,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带领观众走近革命文物、感悟延安精神。13节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课程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融合原创手绘、动态漫画、图文视频、音乐动效、热点交互形式,开发出“落脚陕北开新篇”“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版画里的抗战”“我们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课程,拉近了青少年与革命历史之间的距离。

  “100+13”红色故事课程全网点击量持续刷新,已经突破了3000万。13节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先后50多次走进校园,其中两节课程还被确定为陕西省中小学生2021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受众达800万人。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9日 03版)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