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陕西考察调研,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陕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陕西干部群众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描绘经济发展、生态和谐、乡村振兴、民生改善新画卷,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一排排机械运转,一辆辆新车下线,位于西安市渭北工业区的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装配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调研。企业负责人向总书记汇报,企业产品核心技术基本上靠自主研发,国产率很高,而且主要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疫情蔓延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影响不大。
“这叫把握机遇,化危为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欣慰。
“总书记要求我们‘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创造机遇,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践行嘱托,陕汽控股集团青年职工高晓斌积极投身科技创新,2020年10月提出“挡风玻璃吸盘式助力吊具”创新方案。很快,这项发明被应用到生产线上,由机器代替人工搬运重型卡车挡风玻璃,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3月,陕西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旨在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主体和人才积极性,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成助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大平台。
“依托秦创原平台,我们成立了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陕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介绍:“目前,公司已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等院校,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完成氢燃料牵引车、纯电动钢厂车等多款重点产品开发。”
2021年,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带动下,陕西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均超过30%。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考察时强调。
“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激励我们树立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努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马彩文说,“我们先后参与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10余项大国工程。”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时强调,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更感到肩上责任重大。”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万吨级聚乙醇酸项目装置经理陶龙说。白天,他和同事们在项目工地忙碌,夜晚检查装置、记录数据……坚持创新、不懈攻关,设计方案一再优化,项目组终于在聚合物过滤选型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预计今年9月,聚乙醇酸项目将投入试生产。这种全新的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不仅可制成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生活用品,在医疗手术缝合、地下非常规油气开采等领域也有广阔应用前景。”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甲醇事业部副经理黄从军介绍。
2021年,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科技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6.31%,全年共获得正丁烯直接水合反应器填装方法等国家专利26项,科技创新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着力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陕西已明确数控机床、航空、重型卡车等23条重点发展产业链,部署实施智能制造、能源化工等8个科技重大专项和272个重点产业链创新项目。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商洛市柞水县,位于秦岭山脉东段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谷内,溪润山谷,鸟鸣清涧。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表示,“对秦岭生态保护,我们将扭住不放、一抓到底。”
柞水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全县2332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域划分为82个网格片区,明确县、镇、村三级网格员和片长,落实落细生态环保网格化管理。2020年以来,柞水县出境河流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源地水质实现“双达标”,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50天以上。
修编出台《商洛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立市、县(区)两级秦岭生态保护局,专职负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由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的快查快处、严查严处机制,第一时间查处涉秦岭“五乱”问题……作为陕西唯一全域处于秦岭腹地的地级市,2020年以来,商洛持续开展秦岭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多措并举构建秦岭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陕西省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深刻吸取秦岭违建别墅问题的教训,开展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推进秦岭典型受损森林生态系统修复试验样板基地建设,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71.1万亩。
仲夏时节,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的山坡上,杏子熟了。果园里,几名前来采摘的游客,拎起了装满鲜果的提篮。
“高西沟也享上了绿色发展的福。”听到果园里传来欢声笑语,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喜上眉梢。从“山上光秃秃、年年遭灾荒”到“层层梯田盘山头、片片林草盖坡洼”,经过一甲子的接续奋斗,这个陕北山村在黄土高原的褶皱里,绘就了一幅绿色画卷。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时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回忆起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教诲的情景,姜良彪仍难掩激动,“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荒山、荒坡为重点,高西沟村持续开展网状绿化行动。截至2021年底,全村拥有林地3300亩、草地1500亩、高产农田777亩,林草覆盖率达70%。
依托生态优势,高西沟村探索发展乡村旅游。2021年,全村接待游客8万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9万元。“我们将持续打造水果采摘园等生态农业景观,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姜良彪说。
播种绿色,是陕西人数十年的坚守。截至2021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4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超60%。这些年,陕西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多公里。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情况。金米村位于秦岭深处,曾经是极度贫困村,近年来通过发展木耳、中药材、旅游等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总书记询问木耳价格、销路和村民收入等,夸奖我们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我们心里头感到很暖和。”村民肖青松回忆。如今,肖青松承包的大棚从2个增至5个,干劲儿更足了。“今年春季,全村种植了400万袋木耳,150户600多人参与到木耳产业链上。”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说。
小木耳,大产业。柞水县累计发展木耳专业村65个、生产基地80个、大棚2519个,带动1.5万户农民增收。
2015年2月13日一大早,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乘飞机一到延安,就转乘汽车前往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给乡亲们送上他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
当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经过不懈努力,2019年5月,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延安市的贫困县全部摘帽,老区人民告别绝对贫困。
如今的梁家河村,自动化防雹网、智能化监控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一应俱全,苹果园用上了现代设备,旧貌换新颜。山沟沟里,知青井、沼气池、老磨坊还是老模样,引来八方游人。自2015年5月梁家河乡村文化旅游公司成立至今,梁家河村累计接待游客6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2021年,梁家河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8万元。
今年5月,梁家河村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展果蔬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多条腿走路,梁家河村的日子一定一年比一年红火。”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说。
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茶园,山坡绵延起伏,满目苍翠。“瞧,夏茶马上就能采了。”站在茶垅间,村民陈敬翠掐下一片嫩叶。她家现有4亩茶园,两亩流转给合作社,两亩自家照管,“今年春茶都在网上卖完了,很受欢迎。”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蒋家坪村考察时,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蒋家坪村牢记总书记嘱托,如今新建高效密植茶园350亩、改造老茶园400亩,全村茶园面积已达2750亩,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去年以来,陕西省出台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苹果、畜牧业、设施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和茶叶、中药材、红枣等区域型主导产业。2021年,全省56个摘帽的贫困县、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7692元增至13909元,年均增长10.4%。
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询问孩子们学习和生活情况。总书记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总书记对孩子们的拳拳关爱,让我们深受感动。”老县镇中心小学校长吴锦鹏说。为保护学生视力,学校所有教室安装了护眼灯,中低年级学生桌椅配备了坐姿矫正器,还专门设置了近视防控教室和视力保健室。
“学校增加了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现在‘小眼镜’越来越少了。”吴锦鹏介绍,学校成立了武术队和武术社团,聘请专业教练教学,从一年级的扎马步到六年级的闪转腾挪技艺,武术成了老县镇中心小学的特色体育项目。
下午5点后,是平利县各中小学最热闹的时候。操场上,学生们欢快地开展着乒乓球、篮球等体育项目。2021年起,平利县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完善学校体育设施,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绥德实验中学,先后走进教室、操场,观看同学们书法练习和体育锻炼,同大家亲切交流。
“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真正把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绥德实验中学副校长李杰说,“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我们推进‘双减’落地,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目前,学校开展了体育、非遗传承等26项社团活动。”
课后活动中,初二学生马子涵挺直腰板,手持毛笔,宣纸上晕开墨迹。“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我们很喜欢。”马子涵说。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陕西各地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发生喜人变化的,不只是校园。
如今的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照金村,相较于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考察时,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区村庄变景区,百姓生产生活变了样。
脱贫户张春生家里,液晶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阳台上还摆放着一盆盆花草。2018年9月,张春生一家从山沟里搬进了村里的圣源小区。每每翻看起手机里的老照片,他都感慨万千:“以前住的房,是石板顶、土夯墙,瞧瞧现在,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楼上生活,楼下就业。圣源小区的社区工厂里,村民张志社扫一眼版样,麻利地将布料裁剪成型,“以前外出打工下煤矿,现在家门口就业,扔了铁镐拾剪刀,每月能挣2000多元。”进工厂当工人,进景区当员工,进酒店当服务员……800多名照金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幼儿园、学校、卫生院、体育馆,一批民生配套工程为照金村村民的幸福生活加码。“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嘱托,全心全意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照金村党支部书记梁万营说。
放眼三秦大地,陕西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7年至2021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24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惠及90.35万户群众;截至2021年,全省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超过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8%……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陕西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陕西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把工作重心、工作举措、工作力量不断往高质量发展上聚焦,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王乐文、龚仕建、张丹华、高炳、原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