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2022-01-27 09:39:47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坚持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等核心要素,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三个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应主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振兴乡村产业最重要的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在从以满足数量型需求为主向注重满足质量型需求转变,走质量兴农之路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振兴乡村产业需要农业生产向追求质量、精细经营和高端供给的方向转变,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其次,振兴乡村产业需要构建增值空间大、辐射带动能力强、促进农民就业和收入增长明显的现代农业经济体系。乡村产业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产业化经营建立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要素集聚和技术创新,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休闲服务的有机结合,极大延伸产业链,丰富乡村产业业态,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最后,乡村产业振兴不仅体现为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大幅提升,也体现为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现阶段,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农业和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论述:

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

乡村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应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结合历史文化要素,合理开发和利用优势特色资源,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优势区,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农产品品牌,以产业振兴推动县域经济繁荣,培育现代化强镇,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第一,做强做精乡土特色优势产业。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合理保护和开发地方农产品品种和农业资源,建设农业特色区域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等,在乡村地区发展以标准化工厂和生产车间为特征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特色食品、制造业、手工业、绿色建材等地方产业,合理保护和开发乡村各种文化遗产资源。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将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定位为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产出绿色优质农产品。

第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发展转型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一是要充分利用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和资源禀赋优势,建立旅游、文化和生态的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农牧渔业、旅游、文化、医疗等产业的共同发展。二是通过乡村旅游使农产品商品化、特色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使农特产成为旅游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增加农村生态产品的附加值;将农民利益捆绑到生产链上,支持农村集体经营乡村旅游合作社或旅游企业,对优势项目实行股份制管理,形成大型餐饮、住宿、体验项目。通过农村产权转让、入股获得的租金红利、提供当地产品等方式,让农民返乡投资乡村旅游建设、分享旅游经济红利。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打造智慧农业。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以及5G网络等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智能感知和分析决策,同时由专家进行远程在线指导,建立智能预警系统,从而实现生产精准化和智能辅助决策。一是要在生产领域实现智能化。在种植、畜牧、渔业生产经营环节,在农村工业生产过程环节,在农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型农场生产管理环节,都提高农业生产全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率。二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建立个性化、差异化营销方式。对农资采购、农产品流通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传输,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主流电商平台上自办基地、自建网站、自销渠道,推进农产品市场化营销和品牌化经营,实现农业产销的订单化、流程化和网络化。智慧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决策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收益。支持智慧农业发展,从国家层面来说,应全面推进乡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创意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新视角和新趋势,只有整合创新文化,才能实现农业创新发展。一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农村服务业,将艺术元素融入科技应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突出文化元素在创意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挖掘利用当地农业文化资源,引导创意农业特色发展,提升创意农业内涵。三是推进农业、旅游、医疗、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对农业产业链进行设计和创新,培育和创造多功能创意农产品,推进创意农业产业化。四是把创意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与农业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培育一批引人注目的创意农业景观,把绿色的江山变成“金山银山”。五是搭建宣传营销平台,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促进产销衔接、优质优价。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种类型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本依托,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到二三产业,打通一二三产业界限,发展新兴业态。产业融合就是推动第一产业向上流动到附加值较高的二三产业,从而形成三个产业交叉互通的新形态。从实物形态看,是发展农业生产、加工、销售、观光、休闲、体验等多种产业;从价值形态看,是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融合,增加农村产业收益和农民收入,关键是让农民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中获得更多收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培育多种类型的新业态和新模式,通过加快开拓创新、向外延伸拓展的步伐,以新理念、新视角、新举措发展农业新业态,使其成为农村新兴增长点。

实现多种产业业态的融合,推动农林文旅卫一体化发展,使其成为农业和乡村优先发展、综合发展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模式:一是实现农业、旅游和休闲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农村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推进休闲农场、田园综合体、美丽村庄建设,打造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积极建设和申报中国美丽的休闲村和国家休闲农业精品公园,积极举办乡村旅游节,打造旅游市场热点。二是实现农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深入挖掘农业和乡村文化要素,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逻辑,发挥创意和创新思维,将科技、人文等要素带动农业和旅游业。三是实现农业、康养和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发展绿色、有机和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种植养殖业,研发有一定养生、保健功能的健康食品,开展具有农业耕种、食品生产和餐饮行业体验的乡村旅游观光项目,从而建立生态健康食品的完整产业链。四是实现林业、旅游和康养融合发展。依托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养生功能,重点发展林业旅游和森林养生,将优质林业资源与现代医药有机结合,开展一系列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森林恢复、疗养、保健和休闲等。

以乡村资源禀赋为基础,突出主导产业,构建新型田园综合体、培育宜居宜业的农业特色小镇、打造文创休闲农业园区等一批乡村产业一体化发展示范园区,旅游型民俗村和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等,形成多方共同参与、集聚多种优势要素、多种业态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以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四要素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任务是以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四要素实现农业振兴。围绕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兴农战略,促进高质量农业发展;增强农业整体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发展乡村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打造自有农业品牌,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具有高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等特征的现代化农业体系。

推进绿色农产品的质量体系建设。加快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一是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建立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质量标准;建立绿色农产品的等级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建立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原产地初加工、农产品包装标识、田间冷藏、冷链物流和农产品仓储等的标准体系。应用现代工程方法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并且把食品安全标准上升到国家等级。二是推广国际先进农业标准,国内外市场的产品提倡“同线同标同质”,协助企业申请农产品国际认证,推动国家间农产品标准互认。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四是建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按照“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理念,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手机等新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智能监管,建立产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培育提升农业品牌。高质量农业发展必须以品牌建设为先导,从顶层设计到各环节进行系统部署和推进,通过品牌建设实现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大农产品品牌推广力度,推动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等共同发展;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体系。第一,大力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影响效应,培育一批知名、优质,在区域、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时应考虑不同农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突出农产品的鲜明特色,实现农产品品牌体系的优势互补。农业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注重自主创新、加强质量管理,打造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第二,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通过农产品品牌的收集、评审推荐、培育保护,发布地方优质农产品品牌目录,从而引导社会消费。打击各种品牌的假冒和滥用行为,推进品牌危机预警、风险规避和应急响应,完善农业品牌诚信体系,将品牌荣誉纳入国家诚信体系。第三,农产品品牌主体应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包括网络新媒体在内的各种传播途径,扩大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品牌营销。第四,支持农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因此应找准农业科技突破口,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制约乡村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一是大力培育农村产业创新主体。落实国家支持创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创新金融服务,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搭建创新平台,整合政策,集聚要素和产业,支持建设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园和孵化培训基地;加强服务,进一步推进分权、管理、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培养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导师和带头人,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广领域推动农村创业创新。二是促进乡村就业创业,创建乡村创新创业孵化培训基地,帮助乡村科技人才、文化人才、管理人才、手工业者等创新创业主体提高创业技能。三是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实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推动高端农业机械装备生产研发的同时,推动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特点的丘陵山区果蔬、茶叶、畜禽养殖业农业机械装备的生产研发。推动智能农机与智能农业协调发展,推动植保无人机、无人农机、农业机器人等新型装备首次应用于规模化种植养殖领域,促进丘陵山区“宜机械化”耕地改造。四是加快我国农业资源数字化,建立完善的农业资源数据库。依托互联网企业和涉农企业数据库,建立服务于农业管理的公共平台,提升地方政府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鼓励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高数字技术在农产品生产、质量监控和贸易物流领域的应用水平。

改革农地制度和经营制度,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中国农业正处于历史转型期,农民对土地的经济依赖度有所下降,居民消费模式的变化促使对农产品的需求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农业发展模式转变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这种变化是不可逆转的。要实现农业发展模式转型,首先应改革农地制度和经营制度。一是集体所有权的确权。要对所有集体资产进行核实,对所有集体资源进行量化和全面确权,而农户在集体资产中所占份额也要进行确认。探索实行土地承包股份合作制,保障农民基本土地权利,对农业土地资源进行整理和配置。在集体所有权确权后,明确所有权和利益分享机制,创新经营模式,通过集体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能力、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集体成员共享集体资产经营收益。二是实现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并保护农民权益。在农民离开乡村到城市生活,已无法耕种农地的情况下,根据其意愿可以将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而获得相应收入。在农民取得城市户口后,也可以有偿退出其承包的土地。三是通过法律明确界定农户经营权与承包经营权相分离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双方约定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取得经营权的农业生产者有经营农地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同时经营权还可以进一步转让或以经营权为抵押向银行融资。四是在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下推进土地流转,通过流转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在此基础上,培育现代农业体系的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推动农业市场化水平,在扩大经营规模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规模报酬。

培育多元化的乡村产业经营主体,以显著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具体而言:首先,鼓励乡村大中专毕业生、在乡和返乡农民建立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成为乡村产业经营主体。落实金融项目资金直接投入农民合作社,创新金融支农方式,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获得土地经营权。其次,制定和实施财税、金融、人才等扶持政策,重点培育、引进和扶持一批高起点、规模化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共同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和示范基地带动合作社和农民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努力打造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盘活股本,实现不同地区、行业和所有制间的合作。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加强产业链建设,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展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最后,发挥供销合作社、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积极作用。发挥供销合作社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不仅提供流通服务,还应提供农业社会化的全过程服务,再到城乡社区全方位服务,为农民提供便捷、实惠的服务,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所有环节提供优质服务。在此基础上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支持流通模式和业态创新,建设国家和地区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乡村产业经营主体和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产业联盟,成员共同进行研发如新品种培育、生产技术创新等,在科技成果成功产业化后实现经济效益的共享。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产业上下游相结合、辐射带动力强、多种乡村产业经营主体参与的发展模式,实现乡村产业经营主体之间的互利合作、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作者:王艺明,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杨瑞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