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参观郑州大信厨房博物馆,收获多多受访者供图
河南商报记者刘慧丽
很难想象,3000多年前的工匠,是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打磨成器;也很难猜测,博物馆里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是如何弹奏出古老的宫商角徵羽……
选择与历史相遇,与文物对话,郑州经开区世和小学开设博物馆课程,让文物在校园里“活”起来。
博物馆这样“走进”课堂
这个牛年春节,《唐宫夜宴》出圈了。
而郑州经开区世和小学“聚焦”博物馆和相关知识的时间,要比《唐宫夜宴》还要早。
2020年9月份,学校就已经筹划开设博物馆课程了。
“课堂学习是一个交织着多重声音的生动世界,是相遇和对话,发生在学生与周围世界的多重互动与对话之中。所以,我们开设博物馆课程,是希望带领学生博览和领悟真实的世界,在文化传承与实践探索中遇见未来。”世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任勇洋说。
就这样,郑州经开区世和小学博物馆课程在2020年10月份正式开课了。郑州经开区世和小学的博物馆课程是依托以实物为基础的教育资源,通过课堂知识研究、常规陈列展览、专题陈列展览等方式,将博物馆“搬进”课堂。
博物馆课程的教育资源特别多,包含地质、天文、历史、自然生态、艺术、科学等多方面内容。
“再加上,河南省是文化大省,历史悠久,博物馆资源丰富。河南博物院绽放中原文化精华,黄河博物馆呈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古风古貌,可于此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这些地方博物馆都能为学校教育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任勇洋说。
博物馆课程开课以后,一周一节课,在每周三下午4:30~5:10,走班上课。
“一开始,博物馆课程在这么多社团课里并不出众,只有13位学生报名。”世和小学赵凯迪老师说,现在,很多学生都发现博物馆课程很有趣,加入“爱博大军”了。
博物馆课程经过半年的发展,在世和小学的校园里已经火了起来。
博物馆课程为何能火
博物馆课程为何能火?除了趣味性以外,或许博物馆课程的这三个特点,也能给出些许答案。
首先,博物馆课程是一种融合学习的过程。
郑州经开区世和小学党建办副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周蓉蓉说:“我们很难将博物馆课归属于某一学科。比如,在学习花瓣纹彩陶器的知识时,学生会调动历史文化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通过自主动手尝试与文献阅读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实现获取知识、能力形成、价值观培养的有机统一。”
其次,博物馆课程是一种带领着学生从“符号世界”走向“真实世界”的课程。
在这里,国宝陈列成为学生们“好奇心的陈列柜”,文化瑰宝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新路径”。学生们在模拟、表演、实验等实践性的活动中深刻地感悟到祖先的智慧、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从而主动建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真实地发生。
比如,据博物馆课程的老师赵凯迪观察,学生们在看击鼓说唱俑的时候,他们通过观察陶俑的神态与模拟动作发现:人物造型所表现的可能是当时的一种表演职业,它也许是一个杂耍或者说唱的演员。
继而他们在此基础上分析,当时能够有这种造型的陶俑出现说明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表演,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社会人民是安居乐业、富足多彩的。令人惊喜的是,课堂上学生们的这些推断,与史料的记载基本一致。
“此时,文物已经成为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新途径,而我们的课程也由学科逻辑转向生活逻辑,学生则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赵凯迪说。
让文物在孩子面前“活”起来
博物馆课程的第三个特点,是开放式学习。
在博物馆课程中,郑州经开区世和小学把“多彩的世界当做教科书展现给孩子”。
例如,在学习青铜器知识时,学生通过观察,对青铜器的纹饰、铭文、造型、用途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兴趣……
“于是,我们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全学科教师都是学生们项目研究的导师。”周蓉蓉说。
此外,博物馆课程还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走向社会。
自开课以来,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集体参观了郑州博物馆、郑州大信厨房博物馆、黄河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开放式学习让学生直面历史文物,让文物在孩子面前“活”起来。
据任勇洋介绍,博物馆课程不仅让学生走出去,还让社会的优质资源走进来。
“学校一方面邀请文博专家走进学校,与学生互动,另一方面还计划将课程普及到更多学生。”任勇洋说,学校希望博物馆课程既在深度上耕耘,又在广度上播种,收获更丰硕的果实。
一位学生家长表示:“我很赞成孩子学习博物馆课程。在这个课程里,孩子很可能因为一次课程的学习而邂逅本次课程内容之外的兴趣点,让孩子的学习,从相同的起点,走向不同的‘成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