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战疫尽出征——新乡军分区决胜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2020-04-23 17:25:53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翟京元
 
  庚子新春,疫魔肆虐。长江挽手黄河,牧野守望荆楚,试看红旗漫卷西风,神州英雄尽出征。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披上战袍,白衣战士集结逆行;永葆本色,热血军人火线驰援。
 
  豫鄂情深,战场硝烟弥漫,牧野全线动员。疫情发生后,新乡军分区一声号令,分区官兵、民兵组织、退役军人、在新现役军人,尽锐出征,军地携手,一身迷彩一身绿,与新乡620万父老乡亲,唱和一曲荡气回肠的战疫“壮”歌。

  乱云飞渡仍从容

  长垣是疫情晴雨表。
 
  除夕的钟声还未敲响,距离武汉600多公里的这个县级市,突然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订购卫材。
 
  1月26日,大年初二。长垣市人武部,傅军鹏部长刚刚放下发烫的手机,办公室送来一份传真电报。他知道,这份通知意义重大。
 
  果然,这份来自新乡军分区的通知,要求长垣市人武部为驻军部队协调卫生急救器材。这份通知的背后,寄托着河南省军区党委首长的期待和托付,领到任务后,新乡军分区政委田巍的批示透出焦灼:“抓紧办理,事后跟踪到位。”
 
  疫情之下,物资保障是第一任务。傅军鹏第一时间向长垣市委书记秦保建汇报,由副部长王升协调市委办跟踪办理。此时,长垣所有卫材已被抢购一空。
 
  “无论如何要保障驻军需要。”次日,田巍驱车赶赴长垣,在调查摸底基础上,指导长垣市人武部多方努力,终于在两天后为988医院争取了160套医用防护服、3000副一次性外科口罩。
 
  “战事”越来越紧。
 
  2月4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这也标志着,武汉抗疫进入最激烈的阶段。随着疫情蔓延,一线最需要的卫材物资需求激增,一时间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全国告急。
 
  全国战疫一盘棋,关键时刻看担当。为精准捐助火神山医院助力战疫,好刚用在刀刃上,河南省军区决定筹措一批应急医疗器械支援武汉,作为卫材之乡的长垣,自然是第一选择。
 
  “坚决完成任务。”2月21日上午,接到任务的新乡军分区司令员王锋钊,刚刚放下电话,就火速赶往长垣。他知道,这个时候协调医疗物资的紧急程度,丝毫不亚于武汉前线。
 
  长垣,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承载着来自全国的重托。仅拿口罩来说,即使全市卫材企业的机器24小时不停,工人24小时倒班,依然是一罩难求。
 
  为了节省时间,王锋钊和驼人集团所有的联络都通过电话完成。此前不久,驼人集团已经为武汉火神山医院加急生产一批氧气面罩、导尿包、吸痰管、气管插管等医疗用品。
 
  “救人要紧,驼人一定不负重托。”听到这句一言九鼎的承诺,王锋钊感受并感动着这家民营企业的精神担当和大局情怀。
 
  经过三天三夜赶产筹备,总价值50余万元的疫情应急医疗器械产品准备妥当。2月24日晚,军车开道,傅军鹏一路护送到省军区指定地域,圆满完成任务。
 
  “协调军地、面向三军”,自1月份至今,长垣市人武部发挥协调职能,调拨一次性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帽子等防疫物资,有力守护了前方将士的生命健康安全。

  此心安处是故乡
 
  历史上的新乡,是一座英勇之城。抚今追昔,鸣条之战、牧野大战、陈桥兵变等故事从历史中走来,在这片滚烫的土地上激起浩荡长风。
 
  军爱民,民拥军。新乡作为兵员大市、驻军大市和安置优抚大市,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连续6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连续8次摘得“河南省双拥模范城”桂冠,军民鱼水之情深入民心军心。
 
  面对不断蔓延的疫情,新乡军分区号令全市各县区人武部融入地方,军地合力,做好各项防控、生产、保障工作。
 
  新乡军分区会议室成为联动全省战疫的作战室,也是领导“军力量”的指挥部。王锋钊、田巍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自1月份以来,他们为驻军协调物资,协助地方联防防控,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破解发展难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决胜疫情防控必须筑牢自身防护安全线,新乡军分区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确保军分区零感染。
 
  为支援前线贡献新乡力量,王锋钊数次赶赴长垣,奔走协调,为驻军部队、武汉前线,协调多批医疗物资,全力保障一线所需。
 
  疫情发生之时正值春节,企业急需开足马力生产之时,工人刚刚放假。用工难是企业复工复产的最大障碍,面对飘安集团、华西卫材等企业的用工求助,长垣市人武部部长傅军鹏、政委李云玲迅速下达命令,全市18个乡镇武装部立即响应,深入乡村动员工人提前复工。
 
  27岁的韩军艳是长垣市芦岗乡人,就职于公立幼儿园,曾从事过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由于延迟开学,她决定响应号召,入职亿信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她的任务是包装防护服,不同岗位同样诠释着相同的劳动价值。
 
  人武部赵鹏耀白天担负用车保障任务,在轮休间隙和晚上,又主动投身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向群众宣传政策,帮助邻里提物送货,被大家亲切称为“暖心迷彩哥”。
 
  原阳县农民孙双旗和孙金省,从田地收获了6000斤脆生生的萝卜、10000斤绿油油的大葱,他们没有选择销售,而是主动联系县人武部,无偿捐给市传染病医院、疾控中心、中心医院等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这样的大爱善举,使牧野大地暖流涌动——卫辉市宝达食品分别为一线医疗单位捐献2400箱酸辣粉,铁西办事处中南社区退伍军人王学周为武汉慈善总会捐赠2万元等。
 
  你在一线奉献,我在后方服务。
 
  卫辉市、新乡县、红旗区人武部分别看望慰问支援武汉一线的现役或预备役人员家属,为这些家庭带去组织关怀和防护用品;延津县人武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发动组织党员职工进行爱心捐款,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哪里有需要,战旗就插在哪里,各县区人武部在新乡军分区的指导下,服务地方党委、政府,为地方疫情防控注入强大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
 
  迷彩穿在身,激情燃心中。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现役官兵、民兵、退役军人在特殊岗位有着重要担当,他们以迷彩作战甲,始终冲锋战斗在一线。
 
  在军分区、人武部倡导下,一名名被疫情阻隔在家乡的现役军人挺身而出,成为家乡父老的守护神。
 
  大年三十晚上,驻豫某部战士——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郭小星,仅在家休息一天,就主动来到村上卡点值勤。考虑到卡点夜岗需要,他“征用”了伯父家里的小活动板房建成哨位,在其仅有的9天假期中,连续值勤了8天。
 
  辉县市占城镇王庄村,原本回老家补办婚礼的90后现役士官王培晨,在接到推迟归队的通知后,新婚第二天便主动到村内卡点执勤,并为卡点捐款。他的爱人对他说:“我照顾小家,你保护大家。”这样的担当和大义让人感动。
 
  这是一次特殊的休假,在延津县王楼镇姜二郎庙村执勤卡点,姜雪丽被誉为“美丽的雪花”,她现为宁夏军区警卫勤务副班长,每天都到卡点参与值班。她标准的军姿,严谨的态度,成为当地卡点一道亮丽的风景。
 
  看到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红旗区小店镇退役军人臧相成,主动要求前往村防控检测卡点值班值守。“我是党员,又是退役军人,疫情面前义不容辞。”他在城关村卡点一站就是15天,受到群众一致称赞。
 
  67岁的龙湾社区居民田群英,是一名有着45年党龄的退役军人,他在社区的帮助下成立建行家属院临时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走街入户,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安抚群众,如今已成为小区里的防控专家。
 
  54岁的卫辉市李源屯镇榆林庄村党支部书记梁富军,退伍不褪色,疫情值勤期间连续20多天没有休息;
 
  退役军人谢秀才,别人值一个班,他坚持值两个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本色。
 
  火神山医院急需板房工人,封丘县黄陵镇退役军人、鑫雅轻钢董事长赵可伟迅速带领5名工友奔赴武汉,疫情面前不惧危险挺身而出,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情怀。
 
  原阳县人武部组织民兵每日前往受疫情影响延误种植的扶贫产业基地,参与春耕播种,助力地方复工复产;红旗区人武部指导辖区编兵企业新乡化纤、新乡首创,调整89名非一线岗位的基干民兵成立互助组,投入疫情防控和生产最前线。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群平凡的人,构成了大爱牧野的群英谱。他们用星火之光,汇成耀眼星空;他们用微小能量,汇聚磅礴力量。
 
  据统计,80多天来,新乡军分区组织出动兵力46450人(次),在这场坚韧、顽强、壮烈的抗疫阻击战中,彰显“军本色”,担当“军力量”。
 
  莫道春光难揽取。
 
  寒冬已过,春意盎然。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中,深植在希望大地的这片牧野绿,更加深情地守望在这里。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