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学文 孟向东 刘红涛 刁良梓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连接了贫困群众的致富梦;
一排排新建的房屋让贫困户告别往日危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个个扶贫产业基地既“输血”更“造血”,贫困群众就业创业无忧……
衣服可以定制,家居可以定制,扶贫其实也可以“定制”。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南阳脱贫攻坚创新打法“再升级”,聚焦最后12个未脱贫摘帽村,不搞“一刀切”,不求一个样,全面开启扶贫“定制”模式,专啃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效果如何?且跟记者一起看看。
特困群众“四集中”托底
新野县王集镇曹集村村容村貌。 刘红涛 摄
寒气逼人的冬日,新野县王集镇曹集村处处可见鲜花开,立马让人感觉到暖人的春意。
11月30日上午11点半,在该村幸福大院,老人们正围坐在一起,端着热气腾腾的鸡蛋紫菜汤,一边吃一边说笑,好不热闹。
82岁的杜景中是个苦命人,妻子去世早,唯一的儿子天生残疾,“以前儿子去镇上修鞋,中午还得回来给我做饭,耽误事儿。现在我到了照料中心,一日三餐不重样,儿子一天可以多挣一二十块呢。”老杜说着不禁抹起了泪水。
像老杜这样享受兜底福利的特困群众,新野县共有3028人。新野县委书记燕峰接受采访时说,“四集中”不但让特困群体稳定脱贫不返贫,而且也解放了家里劳动力,真正实现了“托管一人,解放全家”的效果。
新野是平原农业县,贫困程度不是很深,贫困人口大多是因病因残和孤寡群众。该县早在2018年探索实施了乡镇敬老院五保集中供养模式,投入70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了17所规范化乡镇敬老院,新增床位1104张。
为确保脱贫成色,新野县又精准实施了“四集中”兜底模式,把全县3028名兜底贫困群众,通过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医养结合集中康复、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四种模式,将特困供养对象、重度残疾人员、重症慢性病人员、失能半失能人员、孤儿、孤寡老人等六类人员进行集中供养,守牢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
政策虽好,能否保持持久生命力是困难群众最为挂心的。燕峰表示,为确保“四集中”模式持续健康运行,新野县在建设费用一次性投入基础上,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调动兜底保障机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该县坚持贫困户、低保户“两线合一”,增加投入700多万元,把未脱贫人员中B级、C级低保全部升为A级,月补贴标准提高到335元。分散五保供养标准由去年的5052元提高到6000元。全面实施“政康保”“政福保”“返贫保”,确保特困群众“应兜尽兜、应保尽保”。
深度贫困村“全域党建”掌舵
西峡县西坪镇牧牛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楼林立,设施完善。靳义学摄
冬日的午后,走进位于西峡县西坪镇的牧牛岭易地搬迁安置点,记者一行忍不住连连赞叹:一排排徽派建筑小楼林立,里面有文化广场、学校、超市,还有香菇棚和扶贫车间,居民“上班”、孩子上学在这里可以统统搞定。
“过去在山里,一家六口挤在三间土房子里,如今我们住上了150平方米的‘楼中楼’。”该镇后塘沟村村民李秦英扬眉吐气地说,去年种香菇近2万袋儿,净收入5万多元,父母亲还在小区被安排了扶贫公益岗,“好日子咋也过不够。”
西峡县后塘沟村村民李秦英一家前后居住环境对比。 叶隆摄
“山里”是李秦英搬迁之前生活的地方,是伏牛山深处的深度贫困村,也是该县未出列的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李秦英就是村里21户63人深山零星户中的一人,2018年,通过易地搬迁住进了安置点。
后塘沟村20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方圆十几公里的沟沟岔岔里,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以前后塘沟村杂草丛生,不通班车、没有信号,一遇天旱,人畜吃水都成问题……如今,可以说是‘巨变’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定均说到“巨变”两个字时特意提高了声调。
而这得益于该村成立了以一把手为书记的村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住建、民政、交通、水利等22个单位一把手为支部成员,下设产业就业、交通建设、兜底保障等6个党小组,每个小组抓一个弱项,向贫困发起总攻。
西峡县委书记周华峰担任后塘沟村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书记,他深有感触地说:“未脱贫的这3个深度贫困村,都是偏远、资源贫乏、脱贫难度非常大的村子,单靠驻村工作队力量还不够,我们只有用好全域党建,才能把县、乡、村三级党支部融合在一体,把各方面的资源调动起来,聚力攻坚。”
把工作落实在田间,把问题解决在地头,是后塘沟村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的工作常态。产业就业组开展技术培训,协助群众务工就业,发展冷库、养蜂、光伏产业,拓宽贫困群众增收的路子;交通建设组牵头整修近2公里村组道路,配备便民公交车,一天四趟,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与此同时,联合党支部整合扶贫资金150万元,补齐饮水、电力、通信等民生“短板”。
在同为未出列深度贫困村的重阳镇五朵山村、桑坪镇凉水泉村,分别由县长马俊和县委副书记周清玉担任书记的联合党支部也火速建立。按照“因需而建、因需而联”的原则,打破条块、区域、层级、行业、部门限制,组成党建联合体,聚力脱贫攻坚,把困扰已久的贫困甩在身后,迎来美好新生活。
稳定脱贫“就业产业”共进
新野县蔬菜产业园区工厂化育苗车间 朱文轩 摄
贫困群众要想稳定脱贫不返贫,发展产业、稳定就业才是关键之举。
12月1日,在新野县沙堰镇产业扶贫基地,一排排钢葱(大葱)绿意盎然,大棚里的黄瓜青翠欲滴,每天这里的钢葱、黄瓜、西蓝花等优质蔬菜源源不断发往南阳、郑州等城市。
“在这里干活,每天都是现钱,每月收入两三千元,还能照顾家里,现在手里宽裕多啦!”沙堰镇李庄村村民贾如平在大河蔬菜专业合作社务工,通过土地入股、务工收入,一年收入8000多元,今年一举甩掉“贫困帽子”。
大河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芦胜军说,今年钢葱行情好,每亩净收益1.2万元左右,带动600多户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就在前几天,我们基地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以后合作社带农增收能力更强更稳了。”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产业振兴的长久之计。新野县立足土地百里平川,大力发展壮大肉牛、蔬菜、花生三大特色产业,推行“龙头企业+金融+党支部+贫困户”“互联网+现代农业+党支部+贫困户”等三种扶贫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全县种植蔬菜30多万亩、花生40多万亩,肉牛存栏10万头左右。
位于沙堰镇的天辰云农场利用互联网优势,带动521户贫困群众种植优质小麦、花生、洋葱、钢葱等,产前为贫困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中提供测土配方施肥、农机规模化作业等技术管理服务,产后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产品,保证每亩小麦收入1000元以上、花生2000元以上、洋葱2500元以上、钢葱3500元以上。
燕峰介绍,新野之前是纺织服装“一业独大”,产业抗风险能力不强,脱贫攻坚以来,全县发展肉牛、蔬菜、花生、优质小麦等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了华宏食品等35家企业为群体的食品加工产业;以“返乡创业”工程为抓手,形成了以明迪玩具为龙头、10多家企业为群体的智能玩具产业。
投资少、风险小、带动快、发展快,仅今年上半年,新野县共建立扶贫车间29个,带动周边群众就业888人,贫困群众中,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从事生产岗位的月工资在1200—2000元。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产业扶贫基地就业等多种方式,新野共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南阳市扶贫办主任周大鹏说,我们已经开始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实现有效衔接,发展产业就业“两业”无疑是最大的基础和“底气”,南阳正在通过做优特色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求突破,在全面小康共同富裕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