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爱奇艺超前点播《庆余年》案终审宣判,终审法院维持原判,爱奇艺败诉。
事情缘起于用户吴某购买爱奇艺会员后发现,收看该剧还需要再额外付单集3元的“超前点播”费用。吴某遂将爱奇艺起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法院一审判定爱奇艺败诉,其超前点播的行为构成违约。而爱奇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而今,随着终审落槌,这起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案件就此落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涉事视频网站在“单方擅自修改”的格式条款被判无效后,只付出了赔偿当事人1500元公证费损失和提供其连续15日黄金VIP会员。可是,涉事平台单方面变更协议背后不只是吴某的个人损失,而是一大批会员权益受损的黄金VIP用户。而且,在修改超前点播规则后,涉事网站已凭着不合理规则收取了不少费用,若只是“有败诉,无担责”,那显然与其应有的责任不相匹配,涉事视频平台的违法代价也太小了点。
在此事上,正如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认为的,视频平台基于消费意愿推出的“会员制”服务模式,已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在此基础上,深挖需求,贴合用户,催生差异化、配适型的个性化服务,并由此探索新的视频排播方式,本无不妥。
但站在用户的角度,涉事网站偷偷变更条款,在会员权益基础上又进行“超前点播”收费,且不告知用户,明显属于违反《合同法》的行为,也属于侵权举动——侵犯的还是众多会员的正当权益。在此情况下,这事显然不能止于“单方更改被判无效”——否则的话,败诉归败诉,那些不合理的收费依旧是进了平台的“腰包”。
事实上,除了不告知用户的“套娃式收费”,某些视频网站其他巧立名目的收费也大行其道。比如,有的视频网站会在会员权益宣传语上玩猫腻。会员权益提到“免广告”,看视频时又有中插广告;付费节目不能全屏观看,需要收费才能全屏观看;不同品牌的手机会员收费不一样等。
对于这样的巧立名目收费举动,目前让相关视频网站“吃了就得吐出来”的监管动作还不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就该无所作为。就此事看,视频网站原来面向用户宣传的黄金会员VIP权益“免广告,会员超前观剧”,结果规则被擅自更改,问题来了:这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这显然是个案判决外可以发掘的监管进路——只拿个案判决结果去约束平台,约束力未免有限。
这需要有责部门积极作为。一方面,要主动受理用户投诉,接到举报后要认真核实,一旦发现相关平台有侵犯用户权益等行为,就要严格处罚,绝不手软;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主动加强日常巡视,将执法力量下沉到平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精准治理。
今年4月9日,浙江省消保委就对多家视频网站约谈并提出整改意见,整改内容之一包括广告中会员特权描述不清,涉嫌虚假宣传。这样的监管动作,在整治视频行业乱象上,或许还需再多一些。
无论如何,需要为视频行业明规立矩,这既是为消费者利益谋,也是为了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丁慧(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