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潘之望 摄
数据显示,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700亿件,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但这一天文数字下,浪费问题也如影随形。媒体调查发现,快递正在成为塑料包装“重灾区”,单是胶带总长度就可以绕地球赤道上千圈。此外,同为塑料制品“重度使用者”的,还有外卖行业。
因便利、质轻、耐磨等特性,塑料曾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但也由于“回收难、降解难、处理难”的弊病,成为难解的环保课题。对此,各国均有不同形式的限制政策。早在1996年,我国就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对一次性塑料用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和回收建章立制。2008年,又就塑料购物袋“过度使用”问题推出了“限塑令”,试图以价格杠杆提高塑料袋使用成本,激发公众环保意识。到了今年,更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探索构建整体塑料循环产业链。可以说,从前端生产、销售,再到末端使用、回收,围绕“减塑”,治理网络确实变得越来越密。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减塑”推行这么多年,成绩是有,但距离预期效果差距不小。从生产端看,一些企业被利润所诱,对相关“红线”“禁令”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阳奉阴违”“跑冒滴漏”,违法生产屡禁难绝。从消费端看,合规塑料袋被允许入市,但几毛钱的收费很难起到遏制作用,“限塑令”被简化为“卖塑令”。与此同时,“白色污染”涉及面广、主体多,执法难度大、成本高,监管跟不上,也让不法分子长期有空可钻。由于缺乏可替代成品,即便知道不环保,社会大众还是对塑料制品“欲罢不能”。监管有难度,生产销售有利润,消费有依赖,种种问题交织,让“减塑”始终处于纠结状态。
网购时代快速到来,让“减塑”形势更加严峻。随着“网来网去”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和消费模式,快递和外卖行业风生水起。但相较于实体店铺,线上渠道的“耗塑量”更加惊人,却常因“运输保护”而被选择性忽视。一盒面霜包5层外加大盒子、一根香蕉套1个袋,“碟中碟”里只包两根黄瓜,“袋中袋”中只装一份米粉……过度包装可谓比比皆是。据统计,目前我国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就要使用塑料餐盒约4000万个。线上渠道的“耗塑量”,让生态压力与日俱增,有人忧叹“外卖正在毁掉我们的家园”……这样的现实也意味着,我们今天再谈“减塑”,绝不能拿着老办法去套,不能局限于传统业态和端口那几个塑料袋,必须把重点火力瞄准生活方式转变后带来的网上大量“生废耗塑”,消除盲区,精准施策。
“减塑”之难,难在替代,关键是构建起一套与之适配的绿色治理体系。升级制度、补上短板是第一步,也是打基础的一步。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虽然明确规定相关行业应当向主管部门报告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但具体如何申报,多大规模算超标,违规受何惩罚,恐怕都需进一步厘清。此外,严格监管也必不可少,特别是对以“小多散”为主体、“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网店商户,尤须形成配合高效、抽查高频、贯通全线的监管合力。着眼现实,引导平台凿实“减塑”责任也是重要一环。比如快递物流全链路“减塑瘦身”,平台对不要一次性餐具的消费者予以奖励,让“自备餐具”成为“新食尚”。多管齐下,既完善监管也突出服务,解决好“减塑”之后的问题,才能找到破题之法。
生态环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产品,“白色污染”的治理成本,最终会分摊到每个人头上。“降废减塑”,并非只是政府部门、企业平台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都有大力作为的空间。外出携带水杯,购物自备布袋,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这些看似是不起眼的小努力,实则是践行绿色生活的大作为,日积月累积攒起来,“减塑”规模也会相当可观。而当这种绿色消费观传递到流通、生产环节,源头“减塑”又何愁没有成效?懂得节制自律、懂得尊重公共空间、懂得人与自然和谐,我们社会的文明水位线也将越来越高。
有统计显示,目前世界已发现超过240种物种误食塑料致病,其中就包括人类自己。这好似一种隐喻:塑料制品看似方便廉价,但最廉价的东西也有可能让我们付出最昂贵的代价。让我们以“减塑”为契机,来一场彻底的绿色变革,为自己和子孙后代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原标题:给“网来网去”的生活全链路“减塑”)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