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又到了“荷包捂不住”的消费旺季。不过,来自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数据显示,节假日期间的非理性“突击消费”也容易引发预付费合同纠纷。法院提醒,消费者在“买买买”的同时也要擦亮眼睛,并妥善保管好预付款凭据等,方便日后维权。(见9月27日中国新闻网)
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们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国庆中秋8天长假,承载了人们满满的期待。人们迫不及待计划出行、购物的同时,也应警惕“预付费”陷阱。教育培训、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是“预付费”现象比较普遍的行业,受疫情的影响,营业额大幅下降,消费回暖后商家更热衷于通过让消费者“预付费”的方式增加营业收入。然而,预付费行为由于缺少正规合同,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一些商家又缺乏基本的诚信意识,导致消费纠纷层出不穷。
说到底,“预付费”是消费者信任商家的体现。“预付费”纠纷的出现,导致消费者的信任消失殆尽,商家将遭受信任和利润的双重损失。如何避免预付式消费纠纷?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细化、明确相应的法律法规,将“预付费”纳入法治框架,约束商家与消费者签订有法律效力的消费合同,让消费者和商家均有法可依。近些年,“预付费”兴起,但相关法律监管并没有同步完善。预存金额是否有保障,是否应由第三方监管,如因企业破产等原因消费无法如期进行是否能得到赔付等方面均缺少细化的法律规定。在此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退钱难等纠纷现象。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细化相关法律条文,让消费者有法可依;其次,消费者应勇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利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不应放弃维权,只有人人都拿起法律武器,才能督促不良商家自觉遵守法律,在消费者的监督之下,漏网之鱼才会越来越少;再次,消费者预存了金额也是预存了信任,商家应将目光放长远,主动维护消费者利益。疫情大考后人们消费欲望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商家只顾眼前利益,而将消费者权益置之不理,最后损失的恐怕不止金钱,还有信任。
疫情大考后的金秋十月更加宝贵,在这个来之不易的假期中,将“预付费”纳入法治框架,消费者懂法用法,各商家诚信经营,才对得起这个迟到的消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