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月饼”存在的价值,一定是月饼好吃、样式好看、包装盒极简,美得让人舍不得扔,同时又好得还能重复利用,至少保持起码的低碳环保、让垃圾分类系统好操作。槽点在于,诸多“文创月饼”更像是一个奢华礼盒,基调上跟勤俭过节、亲清相待的主流观念并不符合。“叠床架屋”的包装简直就是个大“鸡肋”,扔了可惜,放着占地方。过于繁复而富于机巧的装潢感,会让一些人买月饼完全奔着包装而去,月饼好不好吃、健不健康、到底啥味,反在其次,岂非舍本逐末?
“文创月饼”或“文创粽子”一类鸡肋消费品的出炉,说明文化创意本身的硬性嫁接、捉襟见肘、乏善可陈。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不仅要看经济效益,更要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中秋佳节的产品类型打造和消费场景营造,在“吃月饼”之外还有无数种古老的、现代的可能,这难道不正是“文创”的用武之地吗?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