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百姓生计,连着百姓“饭碗”,是“六保”之首。“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有业可就、有岗可上、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根本的是稳住企业这个“源头活水”,“本固则枝荣”,只有企业活力激发了,才有更好就业保障。
复工复产是 “压舱石”。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按下“暂停键”,从返岗困难、物流受阻,到企业资金紧缺、经营受困,再到国外疫情加重、出口行业受冲击,就业形势遇到的挑战不断。在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推动企业全面复工达产,国务院建立跨部门工作专班,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服务,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降低政府定价的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等举措畅通物流链,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从不同角度采取扶持措施,使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相互配合,提高相关措施的实施效率;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年初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1.29万亿元基础上,再按程序提前下达1万亿元专项债新增限额,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等,通过种种努力,工业主要指标回暖,验证了有显著的制度优势、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有充足的政策工具箱,疫情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发展基本趋势。
中小微企业是 “关键点”。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已经超过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但由于自身抵抗力小,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帮助中小微企业尽快纾难解困,从中央到地方积极行动,包括财税、金融、社保、外贸在内的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及时“供氧”“输血”,数据显示,通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贷款2.85万亿元;开展“企业微课”线上培训,为中小企业免费送政策、送技术、送管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陆续登场让中小微企业开得了“门”、挣得了钱,恢复“元气”,提振了经济发展的信心。
新基建是 “新亮点”。 疫情是“危”,又带来许多“机”。 网络会议、电话会议、视频会议、远程会诊、线上办公、线上经营、协同办公、网络课堂、在线学习成为新常态,数字经济撑起了一片天,有力支撑我们抗击疫情,增强了我国经济的抗冲击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企业管理、商业运转等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以新基建为契机,发展新兴科技产业。为数字技术发展催生了许多应用场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得到充分的发挥。抓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支撑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继续加大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拓展信息服务新兴业态,提升传统产业竞争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是稳定企业新型发展的新模式。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 随着企业复工后产能加快释放,市场需求逐步回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延续改善势头,主要指标呈现积极变化。4月份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由3月份下降1.1%转为增长3.9%,复工复产成效显著;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0.5%,转型升级稳步前行……复苏势头强劲、向好态势明显,充分说明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稳企业保就业没有问题,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底气十足!(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