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论英雄”倒逼转型升级

2020-04-29 10:07:19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评论员夏远望

  日前,我省印发《2020年河南省推进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2020年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达到11万元。

  “工业亩产”不是新概念。早在2006年,浙江绍兴就探索建立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机制。2019年7月26日,我省出台《河南省推进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提高亩均产出效益,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

  “亩均税收”是倒逼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2008年,我省开始实施产业集聚区战略,经过10多年发展,河南产业集聚区总量规模迅速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载体功能日益凸显,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更占据支柱地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河南要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不仅要看规模和速度,更要看创新发展的能力,看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不仅要看经济总量增长了多少,更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了多少。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把占用土地与投资、产值、利润和税收等关联起来,扶优汰劣,腾笼换鸟,着力发展“优、新、高、特”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趋势。

  以“亩产论英雄”,不再“捡到篮里都是菜”。工业用地,寸土寸金,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初期,一些地方存在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等各类低效用地,个别工业园区甚至荒芜长草,沦为停车场。以“亩产论英雄”,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半年多来,低效用地纷纷“激活”,引资项目更趋科学,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一些集聚区正向“有限空间、无限发展”迈进。

  “亩产论英雄”除了正向激励,还有反向倒逼作用。在“亩产论英雄”评价体系之下,“摊大饼”“大呼隆”将无处隐身。“好马配好鞍”,那些研发投入高、技术创新强、运行效率高的优质企业,会得到最优待遇,赢得更好发展;相反,那些粗放型落后企业,会越来越“压力山大”。被评为C类的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水、财政、税收、信贷等资源要素配置上会实施差别化政策,有的地方,C类企业电费每度增加一角,水费每吨增加五角,一些能耗大的企业,一年仅水电费支出就要增加七八万元的成本,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迭代产业集聚区由“物理变化”向“化学反应”转变。

  以“亩产论英雄”并不都是企业的事。当前产业转移不再仅仅局限于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低成本优势,更加侧重一个地方的技术体系、营商环境以及创新生态等高端因素。疫情防控常态化,更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紧握市场无形之手,携手并进、克难攻坚。营商环境,要由“保姆式”服务向“妈妈式”服务升级,把企业视如己出,精心培育,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资金、人才等高效益瓶颈问题。同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由“面对面”到“键对键”的“不见面”改革,让企业轻装上阵,驰骋发展。

  走出符合新时代要求、富有河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亟须产业集聚区来场二次创业。以“亩产论英雄”的时代已然来临,期待我省涌现更多企业英雄、英雄企业!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