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姓权争夺”不是好话题

2020-04-09 10:20:00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舒圣祥

  “冠姓权”突然成了网络热词。微博上,有人讲述了自己想要给孩子冠上自己的姓氏,却得不到丈夫的同意最后选择离婚的经历。因为涉及女权,话题很火。其实那个故事,一看就是胡编的,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人们讨论的积极性。

  孩子该跟谁姓,在法律层面,从来不是问题。我国法律很重视男女平等,孩子既可以跟父姓,也可以跟母姓,选择的权利在于夫妻自己。既然是夫妻议定的事,也就是所谓的家务事,夫妻关起门来谈就行,外人向来很难谈清楚,清官难断家务事,绝非虚言。就像你刚为某个女性自己写的“16年来多次承受家暴的痛苦”而愤怒不已,人家几天后就予以否认了,你的愤怒不仅多余,而且可笑。

  孩子跟谁姓,去哪家过年,诸如此类,都是很私人的话题,家家具体情况不同,选择结果自然也不同。放到公共舆论中来讨论,甚至上升到女权的高度来批判,并不合适。孩子跟父姓,算不算重男轻女,或者大男子主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真正要讲平等权,就应该让孩子自己来选择姓氏,而不是由父母来争抢什么冠姓权。

  某些女权人士,一边要争夺冠姓权,一边又对自己的丈夫说,孩子姓氏不重要,本身就很矛盾。之所以值得争夺,当然是因为重要。承认重要,然后去谈,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没有儿子的家庭,希望女儿的孩子,将来能有一个跟自己姓,其实是很合理的要求。现实中,可能还会体现为彩礼多少以及婚宴形式等等不同。比如说,都是独生子女的年轻夫妻生两个孩子,一个跟父姓,一个跟母姓,就是很公平的处理方法,但这跟女权运动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冠姓权争夺并不反传统,恰恰最传统。所谓跟母姓,绝大多数情况下仍是跟父姓——跟外公姓。说白了,孩子跟谁姓,是每个家庭的家务事,两个家庭私下去协商就好。穿上女权的外衣,在网上吵个不停,只会人为制造性别对立,实在不是一个好话题。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