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一场大考,能验出民生保障工作的成效。毕竟,突如其来的疫情,带给每个人的影响不尽相同。有的只是工作稍歇,有的只是行动受限,有的只是生活不便,可还有些群众和家庭,却因疫情的冲击而陷入窘境。比如,亲人离逝,这是情感心理上的创伤;粮油肉菜没有备足,这是生活物资上的困难;无法外出务工、就业,这是收入来源上的困难。加之疫情期间,很多社会服务均告暂停,有些老人、小孩的生活照料也成了问题。总的来说,这些困难和问题是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必须以有力救助、有效帮扶,将之尽快解决。
当前,疫情防控出现积极势头,复工复产有序进行。许多地方纷纷出台“暖企”政策,给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信心。然而,这些工作不仅要面向企业,还要面向个人。人心暖了,干劲来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活力就会用之不竭。抓好兜底保障,是防控所需,更是发展之要。
因此,一方面要按《通知》要求,坚持应保尽保、保障到位。做好兜底保障,关键在于细致。既要摸清底数,搞清楚有多少群众生活出现困难,其诉求和需求又是什么;也要加大力度,让物资、服务、补贴、救助及时到位。比如,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和社会福利补贴。特别是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收入下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低保。
另一方面要加大新冠肺炎患者及受影响家庭救助力度。这次疫情中,患者及其家人已承受太多痛苦。身体的病痛有之,心情的悲痛有之,亲友的别离亦有之。对于这部分困难群众的保障,要更暖心、更贴心,尽最大努力减小疫情给他们造成的影响。比如,对确诊病例中的社会救助对象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可一事一议加大救助力度;对因家庭成员被隔离收治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由当地街道(乡镇)或县级民政部门实施临时救助;对生活困难的患者及其家庭,按规定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或给予临时救助;对其中的病亡人员家庭,加大临时救助力度。
当群众的困难越来越少,这场战“疫”的胜利便会越来越近。做好兜底保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也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一环。这方面工作做得充分细致,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安全感才会更加充实。接下来,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资金保障、监督检查和社会支持,坚决按《通知》要求抓好落实,把民生保障的安全网织得更密更牢。
(广州日报 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