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2日凌晨3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一起腺鼠疫疫情。该患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感染鼠疫。什么是鼠疫?究竟是怎么传播的?又该如何防范?8月22日,陕西疾控发布相关消息提示。
陕西疾控中心提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地是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目前正值鼠疫流行高峰期,近期去务工和旅游人员做到不捕猎、不剥食、不逗玩旱獭、野鼠、野兔等野生动物。野外活动做好防护,预防跳蚤叮咬。不在旱獭、鼠洞周围坐卧休息。一旦出现发烧、淋巴结肿大、咳嗽胸痛咳血等症状,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近期有鄂尔多斯市和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等地区旅居史返陕人员,如出现发烧、淋巴结肿大、咳嗽胸痛咳血等症状患者主动戴口罩,及时到就近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诉医师旅居史。鼠疫可防可治不可怕,请广大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
文章提到,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当年让大家“瑟瑟发抖”的非典,以及现在让我们担惊受怕的新冠都是乙类传染病,然而这鼠疫可是位居甲类传染病之首,传染病界中的“1号通缉犯”。那么什么叫做鼠疫?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为特点的烈性传染病。鼠疫的传染源主要有两类,第一是鼠疫染疫动物。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如旱獭、黄鼠、沙土鼠、黄胸鼠、褐家鼠等。第二是鼠疫患者。主要是肺鼠疫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关于鼠疫的传播途径,陕西疾控中心提示,鼠疫可以经鼠蚤叮咬、破溃皮肤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带菌动物被跳蚤叮了之后,再去叮人,这时,人便会感染鼠疫。少数病人是因捕猎、宰杀、剥食患病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经由皮肤或粘膜的伤口而感染鼠疫病菌。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咳嗽、谈话、呼吸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传播,可以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针对鼠疫的临床症状和预防措施,陕西疾控提醒,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细菌数量多少、感染的菌株毒力强弱、感染途径、病型、以及被感染者是否经过免疫接种及个体抵抗力等因素有关。鼠疫患者一般都表现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急剧,恶寒战栗,体温突然升高至39~40℃,呈稽留热。头痛剧烈,有时出现呕吐、头晕、呼吸急促,很快陷入极度虚弱状态。重症患者表现为意识模糊,昏睡,狂躁不安,谵语,颜面潮红或苍白,有重病感和恐怖不安,眼睑结膜球结膜充血,即出现所谓的“鼠疫颜貌”。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均会引起死亡,尤其是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病死率几乎为100%,而且患者往往在几天内便会丧命。那么鼠疫该如何预防呢?从事野外工作的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几率大,感染的可能性较一般人群高,平时要注重防护,减少被叮咬的机会。从疫区归来或接触过可疑疫源动物后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坚持就地、就近隔离治疗原则,同时应对直接接触者在单独隔离状态下进行医学观察。搞好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生态环境,严防鼠害。
此外,疫区管理实行“三报三不三护”制度。“三报”: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三护”:在野外活动或作业时,要穿长裤、长袖上衣。强化疫情处理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对从事高危职业人员如放牧人员、灭鼠人员、野外作业人员和疫源地内居民要每天进行健康监护,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报告;对出入疫点周围的人员,要进行必要的看护,防止人员在没有有效防护下进入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