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放松。只有“从严管党治党”,才能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我们的党是一个有着九千多万党员、在近十四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所以管党治党的思维要一直紧绷,一刻也不能松懈。这些年来,世界上出现了一些老牌执政党衰败落伍、丢权垮台现象,这样的教训是应引起我们深思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政党作为一种为实现特定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自身建设和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其生存和发展。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工人阶级实现其伟大历史使命的先进部队,更应高度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肩负起历史使命。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紧跟当的步伐,担起应有的主体责任。
管党治党,定要“严”字当头。“严”则生威,不“严”则难以治党,难以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八项规定”的颁布、实施,以及一系列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件的处理态度,痛批“四风”与“四风”蔓延态势的有效遏制,“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展,“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查处腐败分子,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严”字当头的治党风格。正是由于“严”,党内积累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党重新赢得了群众的认同和信任。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也要做到“零容忍”。
管党治党,要由从严治标走向科学治本。“八项规定”、反对“四风”、铁腕反腐,这都是治标之法,而非治本之策。但是治本先治标,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出路在于以制度管党治党,通过科学严密的制度安排,实现党的建设常态化。中央审议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几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使党的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使全面从严治党走向依规治党、依法治党。由从严治标走向科学治本,重新厘定了党的建设序列,明确了党的建设思路。作为党员干部,需要科学谋划,做到事事有规可依、有据可循。
作为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因为这不仅是政治责任,更是政治本分。必须要时刻发条紧绷、警钟长鸣,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实心实意为人民服务!(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