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时代重任 凝聚“十四五”发展先行力量

2021-01-12 09:38:54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殊为不易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巨大冲击,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担当“先行官”,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勇挑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双重担”。

  回首过往一年,中国铁路通过货运增量行动、客运提质计划和复兴号品牌战略,奋力开创铁路运输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用“中国速度”“中国温度”守护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确保了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以及“五个确保、五个见实效”目标任务的实现。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十三五”建设的画卷中有昼夜不停、啃下核心技术的铁科院科学家,有奋力赶超、屡屡刷新世界铁路建造纪录的建筑工程师,有奋战一线、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平凡职工……铁路人用脸上的汗水、手心的血水、胸中的热情,让我们看到了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五峰山长江公铁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飞架两地,沿线百姓欢呼庆祝;京雄城际、银西高铁、连镇高铁、盐通高铁、沪苏通铁路等新线相继开通,让老区人民对速度与梦想的追逐得以实现,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十二五”末的12.1万公里增加到14.63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每一寸钢轨,每一刻辉煌,无不是广大铁路建设者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

  发展突破,科技为先。“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铁路建设生产中每一个全新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与突破,无不蕴藏着科技的奥秘。从研制京张智能动车组上线运营,到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复兴号全系列动车组全部投入运用;从围绕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开展科研攻关,形成216项重要成果,到5G专网技术体系及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得以突破,一项项科研成果成功的背后无不需要铁路科研工作者们夜以继日的智慧和实践,无不需要持之以恒的实干笃行,为他们点赞,向他们致敬!

  内外循环,逆势飞扬。疫情期间,义乌满载100个标箱防疫及生活物资的中欧班列Ⅹ8020次,便启程开往西班牙马德里;2020全年共开行中欧班列1.24万列、发送113.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0%、56%,综合重箱率达98.4%,有力服务了新发展格局和国际防疫合作,打响了“中国品牌”。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多个海外援建项目稳步推进,中国铁路正在凭借自身品牌“走出去”的优势,不断拓展世界市场,展现品牌自信,弘扬大国声音。用实际行动协同构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深化改革,红利释放。“十三五”建设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十四五”发展更有亮点,令人期待。未来,铁路部门将合理优化运力,增开新线高铁,实行货运增量,探索多式联运,努力迎合大众需求。同时,创新服务形式,为旅客奉上全新“一站式”铁路特色旅游产品,推出更全面的列车餐饮预订,探索更多“静音车厢”类的人性化服务,保障老年群体乘车的便捷舒适等等。越来越多惠民红利得以释放,让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形成常态,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风雨无阻向前进,扬帆远航正当时。让我们勇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巩固拓展铁路改革发展创新成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汇聚“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磅礴合力,不断为“十四五”建设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婷)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