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明确了2021年经济工作指导思想、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为做好2021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21年经济工作?如何迈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今日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刊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解读。
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不急转弯,宏观政策边际调整要把握好时度效。
(1)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在提质增效和增强可持续性基础上,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完善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在促进科技创新和调节收入分配上加大力度。
(2)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既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又稳定宏观杠杆率,在促进经济恢复和防范风险之间做好跨周期平衡。
(3)对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可适度接续,延期还本付息等纾困政策应有过渡性安排,适当延长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期限。
(4)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就业形势监测、预警和应对预案,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完善就业政策工具,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迈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在2021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为此,应抓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1)从供需两方面着手。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使供给结构更好适应需求特别是消费结构的变化;又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供需平衡。
(2)强调注重需求侧管理。针对制约我国需求潜力释放的结构性问题,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主要途径,打通影响国民经济循环的堵点和梗阻,补齐制度性短板,有效释放国内需求潜力。这里所说的需求侧管理,不再仅仅着眼于逆周期调节,以短期宏观政策为工具,调节需求总量,熨平经济周期,而是更加注重完善体制机制,有效挖掘国内需求潜力,把潜在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激发出来,推动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3)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对于扩大消费有强大支撑作用。2019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只有4亿左右,但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41.2万亿元,约为6万亿美元,接近美国6.2万亿美元的规模。大家想一想,如果能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翻番,由现在4亿人增加到8亿人,那将形成多么可观的消费力量!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该有多么强劲!
(4)促进消费变革和消费结构升级。重点是鼓励发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促进新型消费扩容提质。
(5)拓展投资空间,增加有效投资。继续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设备更新,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展开经济工作
2021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经济工作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来展开。
(1)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只有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性。统筹推进补链、强链,针对“卡脖子”问题,下决心推动国产替代,培育可替代的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供应链本土化,提高供应链安全性和可控性,增强抗风险能力。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四基”技术和重要产品技术攻关与工程化,并为自主创新产品市场化应用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改造传统产业,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3)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转移支付等调节精准度,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4)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加快建立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协调体系、监督考评体系、保障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重大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加强社会预期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言之有理工作室 郑延冰 编辑)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